二、歌唱可以调气

二、歌唱可以调气

歌咏通过调气而发出声音。古人认为要唱好一首歌,首先要求精神安定,调整气息,使体内的气流运行通顺畅达,能够随着思想的引导自然前进,即“先静而后动”。其次,要求具备特定的感情,只有明白了气流的原理,才能使情感交织在演唱之中,这就是所谓的理融而情畅,这与气功的入静以致动的道理比较接近。

歌唱者的气息修炼十分重要,只有达到精深的地步,才能使体内的真气自由运行。真气藏于丹田,也只有这种丹田之气才能唱出震撼人心的声乐效果。丹田之气,在气功学上就是产生于腹部的内功感觉,而在声乐发声技巧锻炼中,这也是产生最佳共鸣效果的发声方式,优秀歌唱家也确实会出现腹部内气涌动的感觉。

气在中医养生疗疾的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气血津液是人体的物质基础,气郁滞则百病丛生,“气行则血行”,气血流通则百病皆无。现代研究认为人体的一切活动需要的能量和维持体温的热量,都来自体内营养物质的氧化分解,这种气体代谢过程连续进行,有赖于人体不断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并不断向外界环境排出二氧化碳,人体内外环境气的流通,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而自觉运用呼吸,也可以调节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

唱歌的气息流通于气道,这对呼吸道疾病患者尤为有帮助。较为显著的是痰涎壅盛,呼吸气流不畅者,另外患慢性支气管炎、气喘一类慢性疾病患者,常感呼吸费力,通过唱歌,锻炼腹式呼吸,对缓解症状有所帮助。

古人指出,歌咏的作用关键在于“发散”。对于积聚日久不得宣泄的忧思愤怒情绪,歌唱能使之舒散,能使人心胸坦荡清宁,排除心理障碍,更能使人志趣高雅,不为世俗琐事所累。歌唱作为音乐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净化人类社会环境,强化人体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对人的生活有积极的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