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情绪异常

二十五、情绪异常

1.急躁

个性急躁的人常不喜欢听节奏缓慢、让人陷入神思或幻想的乐曲,认为节奏快,音响强,跳动大的音乐与自己的个性较为适应。实际上,性情急躁不利于生活和工作,对别人也会造成压力,应该适当加以调整。可选择旋律委婉平和的乐曲来平静心情。

如古琴曲《梅花三弄》,该曲一韵三折,余音袅袅,意境深远:

五行音乐疗法系列中选择“土”乐、“木”乐及养生康复乐,可以帮助缓解急躁情绪。

2.空虚

人在空虚时也许任何事情都难以提起兴趣,此时应多听令人振奋的乐曲和雄壮、慷慨激昂的音乐以振作精神。国内近年出版过一套《孙子兵法》的管弦乐作品,是充满动感与活力的系列音乐,音色明亮而变幻,极富色彩,在第一辑《终极企划》中,人们可以听到坚定整齐的步伐行进声,鼓角齐鸣,有进行曲风格的旋律;第五辑《非常赢家》,以优美如歌的音乐语言,表达了战争胜利者的英勇气概和热爱和平、热爱生命的高尚理念。整个音乐振奋激昂,生气勃勃,充满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和对光明前途的乐观自信感,极易使听者受到感染和鼓舞。

3.恼怒

恼怒使人面红耳赤,赤筋怒张,头痛目眩,中医称之为肝气横逆上冲,气血上涌。这种状况对身体极为有害。历代名人均有“制怒”之戒。对于外界不良刺激,容易发生恼怒情绪的人,通常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要加强性格修养,锻炼平心静气的处世方式;二是在恼怒发生的时候,采用以情制情的“移情”疗法,音乐疗法可以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措施加以实施。

采用“以情制情”的方法选用音乐,原理是通过“悲胜怒”,所以要选用悲凉的乐曲,如二胡曲《江河水》之凄切、伤痛;汉代古曲《小胡笳》之苍凉、幽怨。《小胡笳》为汉末才女蔡文姬所作,她一生坎坷不平,丈夫夭折,自己又被胡兵所掳,为左贤王之妻达12年之久,后被曹操赎回,再嫁陈留董祀。该曲调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以上两首乐曲对“制怒”甚有效果,但只宜发怒时暂用,否则徒添伤感愁绪,反而对情志不利,如平时陶冶性情,可以使用《孙子兵法》中“顶尖行动”的“水攻”部分。

4.惊恐

恐惧、易惊、心神不安,中医认为其基本病理是:心胆气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决断失常。有人认为目前流行的恐癌症、恐老症等就是虚无性恐惧心情的反映。“勇可制怯”,现代人应当以积极、昂扬、振奋、富有鼓动性的音乐作为调适之用。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以及《黄河大合唱》之类音乐较为适宜。

5.忧郁

参见“郁症”。

6.悲伤

人生中总会遇到一些令人悲伤的事情,有的会使人痛不欲生,难以自拔。严重的悲伤情绪持续日久,对身心危害极大。用音乐克服悲哀情绪,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中医的理论可用“喜可胜悲”来作为指导,但在实际运用上会有问题,因为在悲哀欲绝之时使用欢乐的曲调,无疑会导致格拒现象,所以,应该先采用“顺势”之法,采用情绪伤感的音乐,如《二泉映月》等,待情绪缓和后,逐渐过渡到疏散郁结的音乐,如莫扎特的《小夜曲》之类;情绪平静之后,再转换成轻松的乐曲,如《空山鸟语》之类,总之,不宜过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