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老年性痴呆

十、老年性痴呆

在经济发达国家,痴呆是老年期常见的难治疾患之一。由于老年痴呆患者数迅速增加,已引起西方社会及相关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例如,1996年,日本政府协同有关机构筹集数百亿美元的巨资,制订了脑科学研究推进计划,把痴呆的病因、预防和治疗等相关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自从美国前总统里根通过美联社公开申明自己患上老年性痴呆后,在整个世界医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种极为常见的老年病又重新引起了众多医学家的兴趣。就有关报道来看,西方医学界一直对这种顽症持悲观态度,证明里根总统病情的五位医生认为:里根患的这种疾病是“人间最悲惨的疾患”!查阅西医的文献资料,也都众口一声,认为这种疾病是一种“不可逆”的,“不可治”的。里根总统的公开声明,目的就是唤起世界医学界对此病的高度重视,呼吁整个世界医学界联合起来,遏止猖獗的病魔。

仅在美国,约有400万人患有这种疾患,每年约10万人为此丧生;在中国,据对54351名退休职工的健康状况调查,患老年痴呆症的有296人,达调查总数的0.54%,而发病率最高的某塑料厂,237人中竟有15人发病,发病率高达6.3%!该病现已被公认为致人死亡的第四大杀手。随着人类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国家逐渐进入老年化社会,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也将越来越高。

老年痴呆症,包括阿尔海墨氏病,临床特征是进入老年期或老年前期后,记忆力、智能、语言、认知功能、计算力、判断力、性格、感情以及意志活动等各个方面的功能全面低下,大脑高级神经系统功能全面障碍;在病理上,表现为大脑各皮质区发生全面的、弥漫性的萎缩,是一种大脑的器质性疾病。

痴呆病的病变特征,早在《灵枢·海论》中已经有所论述。到了明代的《景岳全书》已明确提出“痴呆”的病名。现在仍然沿用此病名。由于病因的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而临床上最常见的,也是最难防治的,便是脑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西医也称之为阿尔海墨氏病。

老年性痴呆的病理关键是大脑细胞的全面萎缩,而脑细胞萎缩历来被认为是不可逆性病变,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中医对于许多被认为是不可逆性细胞坏死、变形的病变,已经改写了西方教科书的概念,例如肝硬化、皮肤瘢痕、酒精性脑萎缩等,这些疾病在中医来说,并不是“不治之症”,而是有着可喜的疗效和成功的经验。

老年性痴呆的病理告诉我们,脑细胞的萎缩造成了脑功能的多方面损害,但这些损害几乎全是大脑新皮质的功能,全是人类显意识方面的功能。在病变早期或中期,尚未累及大脑古皮质、旧皮质,尚未损害潜意识的时候,用加强、激活这两个皮质的能力(在正常情况下,这两个皮质处于潜伏状态)的方法,就能有效地促发脑的代偿功能,从而连带性地促进正在萎缩的新皮质功能。以脑科学的观点看,人的大脑具有极大的潜力,如果一个人将他大脑的功能用上30%,这个人就是超人,能拿到几十个博士学位,人的大脑平时闲置的部分多达80%,而脑萎缩的部分,又大多是担任理性思维的右脑部分,再者,大脑的左右分工,也给我们治疗此病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为此,我们运用中医药学原理指导下的音乐疗法,在健脑、促进大脑血液循环、改善脑功能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对出现轻度老年性痴呆症状(以记忆力下降为主)和中度老年性痴呆症状(严重记忆力障碍、脑电图改变)的患者进行防治,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1.音乐电疗法

针对大脑古皮质、旧皮质以及开发左脑功能的最好疗法莫过于音乐疗法。中医的五音通五脏理论以及中国传统的音乐操作法等,对老年性痴呆有比较肯定的效果。

激活大脑皮质的活动、加强大脑的血液循环,中医的针灸疗法和其他的穴位刺激方法绝对有效。利用外周肢体的推拿、按摩来促进大脑功能,也是中医的长项。众所周知,脑内顽固性疾患难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脑内直接投药的技术尚未过关,其他途径(如注射、内服等)投药,均要经过特殊关卡“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所以药物(尤其是大分子的天然药物)投与后很难估计其有效成分是否真正到达了病变部位。而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音乐穴位电刺激疗法,恰恰可以填补药物“鞭长莫及”的不足。

针灸疗法是通过刺激穴位来达到刺激大脑、促进大脑血液循环的,而穴位的导电性能特别良好,治疗时只要将小小的电极固定在肢体的穴位上即可,无须使用现行的那种高电压类的治疗仪;而针灸的神奇疗效已被各国所公认,但针灸时的疼痛会使患者产生畏惧感从而使疗效减低,使用音乐电流高低起伏的变化刺激穴位,不仅毫无疼痛感,而且能够达到与针灸相同的治疗效果。让大脑和穴位同时“听音乐”,则是一种享受性的治疗方法。

2.音乐冥想疗法

佛学理论中说,人的心灵生来都是清澈如镜的,只是在社会生活中才被各种追求蒙上了灰尘。佛教的教义之一,便是为人们拭去灰尘,还其本性。用心理学的语言来解释,就是人在知识的积累中,大脑皮质的功能被广泛使用,理性的东西占据了整个意识的主体,形成了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观念,正是这些显意识层次的理性,遮盖了大脑潜意识层次的功能,而潜意识的功能一旦被开发,便会出现特异功能之类的现象。而老年性痴呆症的治疗,正可借鉴开发潜意识的各种做法,冥想、催眠术(以及气功中的催眠状态)、佛学中的坐禅、中医的内视及存想、道家的胎息法、印度瑜伽术中的某些方法,都是可以用来治疗老年性痴呆症的有效方法。

音乐冥想疗法主要用于老年性痴呆症的预防和发病早期的治疗。在我们的实践中,教给患者一种坐式或躺式的冥想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效果也不错。

所谓“音乐冥想”,其实就是让患者利用心理学上的自我暗示,排除头脑中的一切杂念,在音乐的引导下,暗示自己进入音乐所渲染的思维空间,从而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

在练习冥想法的老人中,脑血流图的检测表明,大脑皮质的供血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表明大脑的血液循环得到了改善。

3.歌唱疗法

日本野依福利村医院的山本孝之医生指出:尽管对音乐的反应因人而异,但音乐肯定是重建痴呆老人情绪的一种积极措施,尤其是老人熟悉的歌曲,对唤起个性和主管感情非常有效。他们在对痴呆老人进行歌唱指导,并让老人听取一段适合的音乐以后,发现脑电图改善率达47%左右。

4.弹琴疗法

德国波恩市脑科学研究所的专家们证实,老人常常弹琴(包括钢琴、风琴、手风琴、电子琴、六弦琴等),有明显的延缓大脑衰老之效。这也是为什么钢琴家等器乐演奏者上了年纪后罹患老年性痴呆症者几乎没有之故。德国科学家指出,弹琴时眼看乐谱,大脑则根据乐谱内容对手指发出种种指令,然后手指与大脑紧密配合,作出极为复杂、快速的动作——这一系列默契的配合和手指的动作,对大脑是一种有效锻炼,因而专家们把弹琴形象地比喻为“大脑在长跑”。科学家们另一新发现是:手指与大脑之间有着有机联系,弹琴动作本身就促使60%以上的大脑皮质在积极活动,此时脑部的血液循环量比不弹琴时可望增加5%~10%。和参加运动可以健身一样,脑部锻炼也可健脑。事实上,老年坚持弹琴者大多记忆力较强,神经类疾病较少,大脑延缓了衰老,长寿者较多。因此,对于老年性痴呆的预防或早期的治疗来说,每天坚持弹琴2次,每次半小时以上,是一项超出药物功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