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以情制情作用

四、以情制情作用

中医利用情志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素问》中说:“怒伤肝,悲制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医学家按不同的情绪将音乐归类,以情制情,对证施乐,收效颇为可观。

1.悲制怒 怒为肝木,悲属肺金,悲制怒,即“金克木”。选择凄切苍凉的乐曲,来制约因大怒而致的肝气上逆诸证。在五行音乐中,可选用“金”乐,待情绪缓解后,再用“水”乐、“木”乐来滋补本脏。

2.喜制悲 喜属心火,悲属肺金,喜制悲,即“火克金”。以欢快明亮的音乐来解除患者悲愁、抑郁的心情,如《百鸟朝凤》一类乐曲,对因悲愁而致的焦虑、紧张、苦闷、恐惧、消沉、绝望的情绪作用较好。五行音乐中“火”乐可以选用。症状缓解后,再以“土”乐、“金”乐交替选听,以补本脏。

3.思胜恐 思属脾土,恐属肾水,思胜恐,即“土克水”。“土”乐以庄重宽宏、中和温厚为特点,特别具有安神的作用。

4.怒制思 怒属肝木,思属脾土,怒制思,即“木克土”。“木”乐可以疏通肝气,肝气疏达,则脾复健运,可解除脾郁思积。凡具有轻松、升发特征的音乐,对思虑不解,忧悒抑郁而引起的消化道疾病、头痛、心血管疾病者具有康复作用。

5.恐胜喜 恐属肾水,喜属心火,恐胜喜,即“水克火”。中医古书上有许多“恐胜喜”的故事记载,范进中举的典故读者都熟悉,被平时最惧怕的胡屠户打了嘴巴,他才被打醒过来。这就是“恐胜喜”以情制情的例子。不过音乐治疗并不是追求恐惧的效果,不是要用恐怖的音调来吓唬患者,而是根据五行相克的原理,用符合水性润下、悠长特性的乐曲来进行施治,对因情志不节而致的神经衰弱、心血管疾患、大喜伤心的癫狂等症,效果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