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程及其他几个问题

三、疗程及其他几个问题

音乐疗法一般每日一次,也可根据病情需要进行2~3次。每次30分钟至1小时。有条件的可辅以集体心理保健、音乐赏析等文艺讲座,也可个别进行心理治疗。

音乐疗法有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参与方式。被动式以欣赏音乐为主,集体治疗多采用多功能音疗机,通过密闭式双声道线路传递音响,用立体声耳机收听,家庭或个人,则可用收录机在室内或湖畔、绿林等安静、幽雅的环境中治疗。音量控制,一般应小于音乐会的音量。控制在60分贝以下,以不超过70分贝为宜,当然也可根据病情来定。需要催眠的乐曲,音量可稍小一点,而调解抑郁的乐曲,音量可稍大一些,但必须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被动式音乐疗法的优点之一,是可以结合音乐,与体疗同时进行,尤其是进行气功、太极拳锻炼时,配合音乐,则具有与其他疗法相互促进的作用,从而能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

主动式音乐疗法是患者积极参与演奏乐器、歌唱、舞蹈等活动,这些能更直接地影响人的思想态度,提高患者的生活兴趣,促进视听等运动协调,培养积极参与的进取精神,提高自信心,有利于病情的好转。据介绍,北京第三福利院(全国一流的精神病院)专门设有乐器操作室,患者可以自发组成“乐队”,有一位患者向采访者谈起,他患妄想型精神病,在操作乐器治疗后明显自愈,语言逻辑十分清楚。

不同的病证要选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如冠心病、高血压病患者采用被动式音乐疗法较好,而孤僻、抑郁、纳差等症状的患者,以主动参与式治疗较好。

音乐疗法还要选择环境。环境对人的感官有刺激作用,会引起相应的心理活动,色彩雅致的环境给人舒适、宽慰的感觉,鸟语花香让人精神松弛,心情舒畅;合理的空间使人不致产生压抑感,心胸变得宽阔。所以音乐疗法场地必须整洁、美观、雅静、宽敞,符合这些要求的治疗环境,可使患者情绪稳定,精神愉悦,必然能加强音乐疗法效果。无论是在医院还是在家中,治疗环境都应注意避免受到噪声干扰,最好在树阴花前。在室内进行,必须保持空气清新,装饰一些字画和少量盆景花卉,以增添诗情画意之感;窗帘也以美丽、淡雅为宜。

色彩与患者的心理有关,对疾病也有康复作用。一般来说,橙、黄色让人温和欢畅,蓝、绿色使人产生安全镇定感,蓝、白色有纯洁的意境。可以根据疾病的分类,阴阳的辨证来适当调节治疗时的色彩环境。如郁症、气虚乏力等以红、黄色等兴奋色为主,焦虑、急躁、失眠,则以蓝、绿色等光线柔淡的镇静色光为主,造成一种适应病情的“乐境”,促使患者的注意力集中,随曲入静。“听不以耳而以心,心意即得,形骸忘”。专心听曲,忘却其病在身,身心由此舒畅,久之则愈。

对参与音乐疗法的患者应该辅以良好的护理,首先全面了解病情,特别是一些身心疾病的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需要注意心理上的护理,要求护士或家人以真挚的同情心,道德感,良好的态度,周全的照顾来帮助患者进行音乐疗法,提高患者对音乐疗法的信心与兴趣,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总之,中医音乐疗法独具风采,是现代人们养生疗疾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