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淡虚无,顺应自然

二、恬淡虚无,顺应自然

“恬淡虚无”,是中医养生学所提倡的一种保证精神安宁、身心健康的措施。“恬淡虚无”本是道家的思想,根据老庄的理论体系,2000年来,对人们的养生保健一直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清代程履新注解说:“恬者,内无所蓄;淡者,外无所逐;虚无者,虚极静笃,臻于自然。”其要旨是顺应自然,思想清静,使精力充沛,形神合一,气血调和而益寿延年。这与追求在心理、精神、社会环境中达到完全清静无为的出世境地是有区别的。

优美的乐曲能创造出恬淡虚无的意境,使人忘却世间的烦恼,人世的沧桑。特别是描写大自然的音乐,能融入人的心灵,产生希望、热情等纯洁的感情;优美的乐音展现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场景:有白云,有流水,有绿油油的草地,有百鸟雀跃的山林。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圣在一方一隅一刹那间与听者在感情上共融、渲染、扩大,产生宁静、和平,充满爱的梦幻境界,使人陶醉。我们都喜爱《春江花月夜》,即使不懂音乐的人,也会被乐曲的优美所震撼,浓郁的民族古典风格朴素雅致,令人联想到波光粼粼,夜色朦胧,月映江畔,甚至联想到古代诗人的诗句,大自然的美,让人心旷神怡,心灵随着珠玉般幽雅的乐音飘荡。音乐在不知不觉中给人心神以营养,让人渴望进入水天一色的景致之中,更加热爱生活,这种心理状态对身体健康极为有利。

“恬淡虚无”,也是一种人生的态度,《道德经》中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古人告诫:“一者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货财,四者损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忌。”名利的奢望,色欲的放纵,嫉妒的心理,都是劳心伤神,损及生命的有害因素。

音乐包容了众多激情的灵魂,我们一般都用高尚、美、纯洁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它,随着音乐旋律的流动,美好的形象油然而生,风光旖旎的田园阡陌,婀娜多姿的纯洁少女,欣赏者随之寄托了自己的情思,并以此启迪灵魂深处人性美的一面,不良心理渐渐淡化。音乐给人最大的满足,使人泰然处之,涵养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