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移情作用

三、移情作用

情志所致疾病,古人推崇自然疗法。“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理瀹骈文》)音乐美的感染力很大,激昂乐观的音乐使颓废消沉的情绪自然消除,表现大自然富丽宽广的音乐更让人舒畅情怀,人们在音乐中寄托情怀,怡养心神,超脱人世间的烦扰,思想境界变得更为高尚。

古代名曲《高山流水》相传是春秋时伯牙所作,解题中有“巍巍乎,志在高山;漾漾乎,志在流水”。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乐曲描述了人的品格光明磊落,犹如高山一样坚毅挺拔,犹如流水一样纯洁正直,不断向前。在这样的音乐熏陶中,心灵得到美化,也就排除了不良情绪的干扰。

音乐冥想是现代音乐心理治疗的形式之一,它的作用之一,便是“移情”。具体的做法,是在聆听音乐和自然音响的同时进行联想、回忆、幻想等心理活动,使人进入一个优美、奇妙的境地。在音响的诱导下,听者仿佛看到曾使人流连忘返的景色,听到悦耳动听的天籁,在闭目养神的状态中使身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进入一种似睡非睡、似梦非梦的状态,精神放松,呼吸平稳,身体舒适,这就是冥想阶段。据国外报道,经常进行冥想活动,可以使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身体免疫能力。

音乐冥想分导入、冥想、唤醒三个阶段。导入阶段包括调整姿势,放松身体,闭目静听,调整呼吸,使注意力集中在音乐上,通过注意音乐的发展变化而寻找美好的回忆和想象,逐渐进入冥想阶段。在冥想阶段中,身心处于十分宁静之中,在轻轻的音乐声和自然音响环境中,任意展开想象的翅膀:或许是往日的良辰美景,或许是迷幻神奇的神话境界。如果一时引不出这些联想,也不必去勉强追求,只要是进入宁静安详的状态,身心处于高度放松,即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要避免引起不愉快的回忆和想象。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要立即唤醒自己,暂停联想活动。

音乐冥想使用的乐曲,大多以自然音响为背景,音乐以合成器音乐为主,发挥合成音色的效果,有些以模拟自然音响的音色,同时演奏出富于幻想性的旋律。音乐以能引起听者充分联想为目的。音乐风格主要是描写性、色彩性、幻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