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练功三要素

一、练功三要素

1.调形 指通过调整身体姿式,使身体的各部分处于生理的自然状态,放松、舒达,为调心、调息做好准备。姿式可取卧式(仰卧或侧卧)、坐式(平坐、盘膝坐式或靠坐式)、站式(自然站桩、三圆式站桩、混合式站桩),以及太极气功、行步功等动静结合的各种姿式。气功姿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如胃下垂患者多用卧式,高血压、青光眼患者则多采用站式。可根据病情轻重,体质强弱,脏腑盛衰,因人而异。

2.调心 调心是指对意念、精神、情绪等心理活动进行调理,使精神进入一种入静、虚空、轻松愉快的境界。通过调心,使身体放松,逐渐排除杂念而入静,使中枢神经系统充分发挥自我调整、自我建设的能力。调心的方法可以采用意守穴窍法、默念法、数息法、良性意念法、贯气法等。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推崇良性意念,十分重视存想法:“闭目存思,想见空中太和元气,如紫云成盖,五色分明,下入毛发际,渐渐入顶,如雨初晴,云入山,透皮入髓,至骨至脑,渐渐下入腹中,四肢五脏皆受润,如水渗入地,若彻,则觉腹中有声汩汩然,意去思存,不得外缘,斯须即觉元气达于气海,须臾则自达于涌泉……则身体悦泽,面目光辉,鬓发润泽,耳目精明,令人美食,气力强健,百病皆去。”

用音乐辅助入静效果很好。现代化生活由于生活节奏紧张,使人们不易在较短的时间内摒弃所有的杂念,忘掉工作和生活中每一件要处理的事情,而悠扬平和的乐曲与人的生理节奏相协调,对人的吸引力很大,优美的意境使人沉醉,从而摒除各种对心理有刺激的杂念,使思想情绪进入一种祥和平静的状态,目前应用的多种医疗保健功都配以音乐带,就是因为音乐可与气功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3.调息 呼吸是生命存在的基础,一呼一吸,即为吐故纳新。人的呼吸受神经系统支配,具有一定的自律性,同时也受到意识的控制,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病情,选用不同的调息方法,对防病治病都有积极的作用。

常用的呼吸方法有3种。①自然呼吸法:在练静功时,呼吸柔和细缓,均匀自然;练动功时,精神专注于动作,呼吸顺其自然,在全身轻松和缓的运动中呼吸自然变得深长。②腹式呼吸法:站立、端坐、平卧时均可用。方法是全身放松,用鼻吸气,引入胸腹,深深呼气,好像将吸下的气都排出去,这种调息,呼气稍长,吸气稍短,可以排出肺脏的大量气体,提高肺的换气效率,帮助改进肺组织的弹性,对肺气肿的作用尤为明显。③胎息法:《抱朴子》中说“得胎息者,能不以口鼻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在练功到达一定深度之后,呼吸之气轻微得几乎感觉不到从口鼻出入,脐后肾前或丹田部位会自然而然发生一种开合的现象,胎息法是通过长期修炼,达到高度松静状态后才能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