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概 况】 2017年,耀州区按照“系统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总要求,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攻坚克难,积极作为,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03.13亿元,增长7.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22亿元,增长8%;服务业增加值32.22亿元,增长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1.4亿元,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48亿元,增长13.6%;地方财政收入3.39亿元,同口径增长13.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19元和11007元,分别增长8.2%、9.3%,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项目建设】 一是全面加强项目管理。实行区级领导包联、部门(镇办)全程服务、集中开工、项目观摩、通报督办等推进机制,建立重点项目问题、责任、任务“三张清单”,坚持每月巡查通报项目进展情况,通过集中会办、现场办公等定期调度重点项目,及时有效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快速推进重点项目。2017年,全区共实施重点项目100个,完成投资125亿元;纳入市级重点推进项目6个,完成投资25.4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22%。耀州中央广场、上林源葡萄庄园二期、马咀乡村文化旅游二期等26个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在全市项目观摩活动中,耀州区连续3年居全市第一。三是加大力度策划项目。全年谋划项目80个,总投资220亿元;纳入市级策划项目9个,估算总投资55亿元。PPP项目推进成效明显。积极适应国家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新要求,谋划对生态修复沮河上、下游和小丘现代产业园等一批项目进行PPP包装,有效破解项目融资难题。秀房沟景区开发及煤炭产业转型PPP项目入围全省第二批PPP示范项目。

【产业发展】 一是工业经济稳中提质。2017年,全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8户。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20亿元,增长30%左右。工业经济逐月回升,稳中向好,煤炭、水泥、铝产量分别达到816万吨、1248万吨和15万吨。全区煤矿实现国有大矿托管运营全覆盖。海螺集团与凤凰建材签署股权合作协议。二是园区转型升级加快。成立产业园区建设指挥部,加快民营经济、装配式建筑、现代物流等产业发展,与东台市合作共建东耀扶贫产业园。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集群项目进展顺利,锦阳电厂二期建成,汉德车桥美鑫汽车零部件产业园落户园区。编制惠塬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评规划,明确发展定位,优化园区功能,促进园区转型升级。三是服务业发展良好。制定《电子商务发展5年规划》《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意见》,上海摩贝、世纪华耀、陕西安易等企业落户耀州区。建成耀州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圆通、安能、百世汇通等8家企业入驻,实现资源共享。镇、村物流快递收发点达100余个。全年接待游客77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亿元。照金文化创意街区、小丘移村民俗村落等项目建成开放。马咀欧洲风情小镇、溪山胜境、文庙街入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区AA级以上旅游景区达8处。居然之家、肯德基、全季酒店等知名品牌入驻耀州区,消费体验不断升级。四是农业经济稳健提升。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8.86亿元,增长4.8%。粮食产量8.4万吨,实现“十四连丰”。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宸阳肉类加工及养殖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全区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6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800余家、79家。农业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全面完成,确权承包土地39.8万亩。耀州花椒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香山果语·田园综合体项目入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

【城乡建设】 一是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古城传承和新城聚集齐头并进。耀州名人馆、城隍庙故居修复完成,累计修复改造古民居6处。古城墙遗址公园启动实施。神德寺文化公园、德馨佳苑、花园饭店等项目快速推进。锦阳新城创业大厦、核心组团、智慧城市等项目进展顺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已成为大数据产业园的项目聚集区。二是城乡均衡协调发展。启动照金、小丘、关庄、董家河4个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先后引进锦园颐舍养生养老、树林村田园综合体等项目,促进产城一体发展。瑶玉—贺庄市级示范片区和韩古村等21个市级创建村“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完成投资3亿元,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建设、生态环境治理、新村移民搬迁、社会公共服务6大类民生实事。三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紧扣减煤、治源、抑尘、控车、增绿等重点工作,全力推进铁腕治霾。系统开展山水林田湖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漆、沮河水质提升专项行动,“河长制”实现全覆盖。扎实开展区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实施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取暖工程,拆除燃煤锅炉152台。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节能预警调控,全面完成节能减排年度目标任务。

【深化改革】 统筹推进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促进全区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5大任务,有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体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300户。全区工商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全面启动。规范运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推动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对外开放成果丰硕,全年招商引资签约项目42个,总投资153.9亿元,其中合同项目32个,总投资119亿元。

【民计民生】 一是脱贫攻坚成效显著。深入实施果业增收、特色种养殖、农村电商、光伏扶贫等“十大工程”,10个贫困村、1171户4033人顺利脱贫退出。二是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进步。耀州中学晋级省级示范高中,二本线升学率较去年提高12.4个百分点。全区31所中小学幼儿园安装“一键报警系统”。中小学普通教室全部实现光纤20M直通。区孙思邈医院改扩建项目快速推进。全国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评审验收。保障性住房、安全饮水等民生工程完成年度任务。免费放映电影2040场次。组织开展“中国好人”“陕西好人”事迹巡展,持续扩大耀州好人效应。三是就业和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城镇新增就业281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9%。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参加养老保险11.91万人,民政救助保障、残疾人惠民康复帮扶能力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