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区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建立一些相关的制度,但还存在着一些与改革发展大局不适应,与形势任务要求不协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部分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培养党外干部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基层单位的少数领导干部对选拔党外干部存在片面认识,总觉得优秀的同志都入党了,党外干部普遍表现一般化,同时觉得清一色好管理。长期以来,“共产党执政的优越感”,“优秀人才已加入党的队伍、党外乏人”等思想观念已根深蒂固,与形势发展的要求极不相适应,愿意留在党外且有较好社会影响的拔尖人才和优秀年轻后备干部不多。思想上不重视,对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特点规律研究不深,把握不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的进程。
二是机制体制还不够健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工作体系还不健全,新的机制体制尚未建立完善,旧的行为方式仍发挥惯性作用。在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教育培训的方法和质量亟待提高;在党外人士的选拔使用中,以名单代培训,只培养不使用,选拔使用工作成为空谈;在党外人士的管理上,对党外人士的成长规律和工作规律缺乏研究,把握不准,管理方式简单僵硬,不切实际,发挥党外代表人士作用的平台效应甚微。
三是党外代表人士自身存在一定的问题。党外干部的大多数专业能力较强,但与优秀的党员干部相比,不少党外干部的政治敏锐性、政策理论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担任重要岗位驾驭全局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中还存在着政治把握能力不强,参政议政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相对不足,与党合作共事经验不够丰富,社会威望和影响力不高等缺点。
四是人员身份编制成为制约党外人士提拔使用的瓶颈。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重点是做好党外人士的培养、选拔、使用,让其有职有权有责,充分发挥作用。但是党外代表人士大多数有专业特长的事业身份的人员,受现有行政机关编制规模的约束,领导班子职数的限制,党外人士的实职安排难度更大;政治安排却又使党外人士普遍面临着搞好专业工作和从事社会活动难以兼顾的困难,参政议政水平难以充分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