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建议

三、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建议

按照《意见》要求,要抓紧时间研究制定推进党外代表人士建设的中长期规划,明确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加快推进党外干部的健康成长,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一要更新选人用人观念。要破除求全责备的思想观念,不能简单地用党员干部同党外干部比,要从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党外干部工作。多看党外干部的优势和长处,多为党外干部的成长和提高创造条件。破除狭隘单一的思想观念,无论是在政府部门还是司法机关,都要有一定数量的党外干部,确保党外干部安排使用政策的落实。破除求稳怕乱的思想观念,不能担心班子里有了党外干部,不利于合作共事。

二要建立完善工作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交友制度,常同他们交心通气,倾听其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其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坚持和完善组织和统战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沟通,通报情况,研究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安排、调动、交流等,不断增强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整体合力;要完善党外干部举荐任用制度。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统战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相关职能部门有序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要健全党外干部工作督查和情况通报制度。组织、统战部门要对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进行经常性的督促和检查,以促进党外干部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从制度上确保党外干部健康成长。完善组织部、统战部及统战重点部门的联席会制度,定期共同分析研究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情况和存在问题,制定发现、培养、选拔、使用党外代表人士的措施和方案,使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按既定目标和计划,持续有力地向前推进。

三要建立完善培养机制。要创新培养方法,既要重视发挥党校主阵地的作用,定期举办培训班,不断提高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素养。又要根据党外人士不同特点,有计划地安排党外人士到艰苦岗位,基层一线及复杂环境和关键岗位锻炼,不断提高党外人士的工作能力;还要畅通党外人士参与社会事务的渠道,坚持做好聘请党外人士担任政府及职能部门特约人员工作,定期组织党外人士参加考察视察活动,调动他们开展民主监督和建言献策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党外代表人士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参政议政能力;要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党外人士数据库,深入开展与党外人士的联谊交友活动,在交往中发现人才,吸纳人才,始终保持党外代表人士储备充足,结构合理。

四是建立完善选拔任用机制。要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突出、群众认可”的基本标准,加大党外代表人士的选拔任用力度。对具备担任领导职务条件的党外人士,积极推荐,合理使用。积极搭建党外干部成长成才的“绿色通道”。放宽党外干部的使用范围。凡涉及行政执法监督、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紧密联系知识分子、专业技术强的政府工作部门、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均要选配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在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中,鼓励党外干部积极参与,有意识地为优秀党外干部脱颖而出提供机会。在科级干部轮岗交流中,有步骤地把党外干部“苗子”提拔、交流到重要科级领导岗位上来,交任务、压担子、铺台阶。要完善竞争机制,采取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方式选拔党外干部,优秀的要注意选拔为部门行政正职。

(作者系中共铜川市耀州区区委常委、统战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