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金镇
党委书记 李加强
副 书 记 白 炜 宋永安
纪委书记 张 建
人大主席 杨春锋
镇 长 白 炜
副 镇 长 张东涛 刘刚伟 白继生
丁二强
武装部部长 李 伟
综治办副主任 段宏儒
城建监察大队大队长 赵亚平
【概 况】 照金镇位于耀州区西北部,距耀州城区54公里,地处耀、淳、旬3区(县)交界处,西临淳化县,北接旬邑县,东连庙湾镇、关庄镇,南抵小丘镇。镇域总面积1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万亩,辖9个行政村(照金村、田峪村、北梁村、尖坪村、芋园村、代子村、高尔塬村、梨树村、杨山村)、53个村民小组,155个自然村,总人口2196户8243人。
照金历史悠久,传说隋炀帝巡游此地,身穿锦衣绣袍雨后映照金光,曰:“日照锦衣,遍地似金,此地应为照金”,故得名“照金”并沿用至今。照金是古代战争的南北分水岭,有“石门关”之称。1933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组建了红二十六军,成立了中共陕甘边特委,诞生了陕甘边革命委员会。照金镇境内的主要景点有薛家寨、陈家坡会议旧址、芋园游击队大本营,中共陕西省委坟滩旧址、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等。
2017年,全镇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343万元,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7亿元,完成任务的111.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996元,较上年增长10.5%。
【脱贫攻坚】 一是移民搬迁重点推进。圣地新苑、梨树村安置点、五峰村安置点358户主体工程已完成,进城选房的188户贫困户中68户领取钥匙。二是产业扶贫成效显著。整合扶贫资金,不断壮大核桃、中药材、秦川牛、湖羊、肉兔等特色种养殖规模,实现了429户贫困户保底分红;光伏产业实现全覆盖,建成500亩连翘产业示范园1处、500亩油用牡丹产业基地1处、350亩海棠产业基地1处,建成台尔村林下养殖示范点1处,产业覆盖率达到85%以上;在耀州城区和名镇景区分别设立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年交易额达58万元。全镇脱贫产业逐步走上了规模化、标准化发展道路。三是就业扶贫势头强劲。成立照金镇脱贫技能培训学校,开展餐饮、干杂果管护、手工艺品等实用技能培训和企业对口需求培训,发展山核桃工艺旅游产品编织户78户,向陕西铭帝铝业、陕重汽等企业劳务输出110余人,与辖区内8大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安置贫困劳动力154人,基本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发放扶贫小额信贷98户430万元,支持贫困户创业发展产业就业。四是扶贫扶志激发内生动力。积极开展“八星励志扶贫扶志”活动,向贫困户发放“扶贫扶志倡议书”1200余份,评选四星级以上励志户270户,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全年先后迎接了省级交叉考核、第三方评估4次。2017年7月11日,国务院扶贫办暗访杨山村脱贫攻坚工作,省脱贫攻坚指挥部给予书面表扬。
【农村经济】 通过“公司+贫困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巩固发展生猪、肉牛、肉羊、蛋鸡养殖,支持贫困村发展林下经济、沟域经济,贫困户覆盖率达85%以上。指导各村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积极整合扶贫资金,实现429户贫困户保底分红。光伏产业实现全覆盖,核桃、秦川牛、湖羊、藏香猪等特色种养殖规模不断壮大。2017年3月,照金镇农特产品展销中心正式运营,打通农特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红色旅游名镇建设】 为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推进铜川资源型城市转型,2012年5月14日,市政府、陕文投集团和陕煤化集团公司就开发建设照金红色旅游景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于2012年8月9日启动照金红色旅游名镇项目,2013年8月项目竣工,累计完成投资约12亿元。该项目建成区面积达0.8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2万余平方米,219户安置群众入住新居,陕甘边根据地照金革命纪念馆、干部培训中心、创意街区、照金牧场、滑雪场等一批旅游设施已投入使用,学校、医院、派出所、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实现顺利交接,路、水、电、气、治污、环保、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生活服务和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已经完成,照金镇区建设已达到现代化城市管理水平,成为全省首个集中供暖镇区和西北地区首个免费wifi全覆盖的小镇,也是全省首个省级统筹城乡就业创业示范基地。2012年10月15日,引导成立陕西照金村红色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设4个子公司、4个专业合作社,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通过就业创业培训、农特产品开发销售等举措,以“股份分红+土地流转收入+商铺租金收入+工资收入+创业收入”模式,系统化解决老区群众的可持续发展。2014年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至2017年底,镇区共有商铺、餐馆100余家。2017年,共接待游客335.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1亿元,旅游发展持续向好。
【重点项目建设】 2017年,照金游客服务中心、商业街提升改造、溪山客栈酒店、照金滑雪戏雪区改造项目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高尔原村至杨山村旅游环线、镇区至田峪小区绿化、亮化项目工程全面完成;照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及陈家坡会议遗址修复工程进入收尾阶段;照金全民健身馆、照金消防站、照金写生基地等项目主体施工全面完成;碌碡坪产业示范园等2个招商引资项目顺利推进。全力做好重点项目环境保障工作,累计协调征地300余亩,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0余起,确保了照金干部管理学院、溪山胜境景区、沮河上游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区域生态修复片区照金沟重点治理项目等市、区级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美丽乡村”建设】 新修通村水泥路7.9公里,通村水泥路实现全覆盖。投资375万元改扩建镇区雨污分流管网。完成3个村自来水入户工程,建成5个村标准化卫生室,北梁、杨山、耀岭、胡巷等村生产路铺设、代子村搬迁点绿化、芋园村文化广场硬化、绿化等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常态化开展城乡综合整治行动,共清理公路沿线各种喷绘109处,清理“三堆六乱”64处,清除居民生活垃圾120余方,篱笆墙3处,让乡村保留田园风光。强力推进铁腕治霾“1+7”行动,新建秀房沟矿治污降霾排查点1处,取缔“散乱污”小作坊1处,违规加水点5处,改拆燃煤锅炉16台,镇区供气辐射到田峪、北梁。全面推行河长制,深入开展辖区3条河流综合整治,新建河道围栏1.8公里。农村环境实现大幅度提升,宜居水平显著提高,田峪村被命名为市级最美乡村示范村,照金村被命名为市级生态村,北梁村、照金村被命名为市级卫生村。
【教育 文化】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镇3所小学、2所幼儿园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照金中心小学、北梁小学加入全国红军小学队伍,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并获赠飘扬在天安门广场的国旗一面。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多彩,全镇14个村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代子、芋园等9个村完成农村文化“十个一”工程建设;成功举办了元宵社火表演、灯谜会、“耀·朗读”照金初赛暨第四届照金诗会等活动;表彰第二届“善行义举·照金好人”18人;组织300余人锣鼓、秧歌、舞龙表演队为“二月二颂药王古庙会”助兴表演。
【卫计工作】 照金医院和全镇15个村级卫生室运行正常,全年出生人口75人,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54例,完成妇女病普查1103人。发放独生子女费、计生奖扶资金15万余元。2017年,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完成了创建国家级健康促进试点区工作任务,其中田峪村、照金村被列入区级健康促进试点。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政策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动态管理更加规范,实现农村低保、“五保”供养应保尽保,各项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发放73名群众医后住院救助金37.8万元,20名群众一站式救助资金13.8万元,178名贫困户定额医疗救助金14.24万元,办理长期慢性病群众事务9件,发放救助金0.92万元。
【平安建设】 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推进安全生产“三化”建设,将日常检查和重点检查有效结合,突出经常性、突击性、针对性的特点,全面、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建立起常态化的安全检查机制,确保了全镇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深化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选用调解能手组建人民调解人才库,着力化解各类信访矛盾,重复访、越级访、缠访等现象得到遏制,全年信访总量上年明显下降。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切实维护了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稳步提升。照金派出所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称号。
【党的建设】 一是筑牢基层基础,红色党建稳步提升。实施红色党建提升工程,将照金革命史列为党员学习内容,强化党员党性修养。利用“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党员微课堂等,切实提升全镇党员干部素质。年初与各村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持续推进党建提升“7+N”行动,基层组织“两力、两率”不断提升。注重党员后备队伍建设,全年纳新党员8人,转正10人,培养积极分子15人。加快“两室”建设,投入300多万元,完成田峪村、杨山村“两室”的布置。二是坚持示范带动,“四支队伍”作用充分发挥。各村成立临时党支部,整合四支队伍,集中发力,为脱贫攻坚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发挥各级书记示范作用,涌现出贾乾生、胡海鹰等“第一书记”典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杜俊娥铜川市永祥养殖专业合作社免费为北梁村等84户困难群众发放山羊420余只,带动周边133户贫困户发展湖羊养殖产业。三是发挥支部核心作用,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建立“党支部+”模式,助力贫困户增收,引领农村新发展。各村先后成立干杂果、种养殖等专业合作社16个,区域内引进5个龙头企业。四是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到位。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打造勤廉双优的干部队伍。组织镇、村党员干部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廉政知识讲座、考试等活动,强化廉洁自律意识。镇纪委全年立案6件,初核了结1件,责成立案4件。及时纠正优亲厚友、虚报冒领等不正之风。
(审稿:白炜 撰稿:张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