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业

农 业

区农业局

工委书记 局长 左 琛

工委副书记 冯小泉

副 局 长 赵军社 袁彦峰

总农艺师 王战利

现代农业园区管理办公室主任 张国锋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主任

宋耀文(2017年7月离任)

尚小平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 郝美丽

农技推广中心主任 王增龙

副主任 安刚利

中药材产业办公室主任

杨建凯(2017年7月离任)

农村经营管理站站长 高 玲

种子管理站站长 王 炜

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 高 煜

农机安全监理站站长 安 宁

农业综合执法大队队长 刘国际

畜禽定点屠宰办公室主任 董靖东

【概 况】 耀州区农业局肩负着全区粮食、畜牧、中药材、农机、现代农业园区等各行业发展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技术推广和科技服务等职能,下设局属单位20个,其中:副科级以上建制单位10个,即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中药材产业办公室、现代农业园区管理办公室、种子管理站、动物卫生监督所、畜禽定点屠宰管理办公室、农业机械安全监理站、农村经营管理站、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无级别单位6个,即农村能源办、农业信息站、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畜牧技术推广站、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下属企业4个,即良种繁殖示范农场、农机公司、农机修造厂、药材公司。全局现有干部职工172人,其中管理人员27人,专业技术人员90人,工人59人。副高级职称(高级农艺师、高级工程师)7人,中级职称(农艺师、工程师)40人,助理农艺师(助理工程师)43人。

2017年,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美丽”为目标,以强力抓好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创建、农村经济制度改革及产业脱贫等工作为重点,强化措施,真抓实干,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全区粮食生产实现“十四连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强势推进,耀州花椒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识认证,照金镇、马咀村入选国家美丽宜居小镇(村庄),马咀、水峪、王家砭入选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村,水峪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区1850户6297人农村贫困人口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全年争取国家资金6015.64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2亿元,较上年增长5.3%;借助西洽会、农高会成功签约项目10个,招商引资14.65亿元。

【农村经济】 2017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16.1亿元,同比增幅4.8%,农业增加值8.86亿元,农业增加值占总产值的55.0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7元,较上年增长9.3%,增速居全市5区(县)第一,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低2425元,较全市、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6元、10265元高出661元和742元,实现“十四连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8年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粮油生产】 2017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2.3万亩,总产8.21万吨,其中:夏粮小麦面积21.15万亩,总产4.75万吨,秋粮面积21.63万亩,总产3.24万吨;油菜面积3.93万亩,总产4387吨。

【畜牧业及动物防疫】 一是全区奶牛、生猪、肉牛、肉羊年末存栏分别达到8500头、21450头、18020头和29560只,年出栏生猪4.9万头、肉牛16500头、肉羊63200只,家禽饲养量达到124万羽。创建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1个、市级2个。畜牧业产值达到3.3亿元。人工种草3.7万亩(其中苜蓿0.3万亩)。二是全面完成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全区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应免密度达到100%,血清抗体检测合格率保持在70%以上;强力开展H7N9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经过多次巡视和现场采样检测,全区未发生禽H7N9流感流行病。

【中药材发展】 2017年,中药材留存面积4.72万亩,新增种植面积9361亩;建成万亩中药材示范镇、千亩示范村各1个(小丘镇、孙塬镇宝剑村),500亩中药材示范村6个(贾曲河、涝池、孟虎、山家坡、西古庄、金马)。

【项目建设】 2017年,实施农业项目61个,其中新开工建设项目31个(16个项目已竣工审计),续建项目30个(22个项目已竣工审计),项目总投资14866.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984万元,省级投资7524万元,市级配套841.1万元)。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2017年,全区省、市、区级现代农业园区达到25个(其中新增市级园区4个、区级园区6个),天辰农光互补项目二期并网发电,天成园脱毒果树苗木繁育及示范基地、上和大宗药材示范化种植基地、宸阳肉类加工及养殖基地、上海今日在线药王谷农业示范基地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4.5亿元。

【农村综合改革】 在全区166个行政村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社,将1824万元产业扶贫资金以股金形式投入村级经济合作社;加快推进“三变”改革工作,确定12个“三变”改革试点村和3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建成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逐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

【职业农民培育】 2017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初级363人,新增中级38人,高级2人。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培训、“人才尖兵连、脱贫在一线”行动和产业脱贫科技“110”工作,年培训农民30000人次,有效提升了农民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农机推广】 2017年,完成农机作业面积149.7万亩;完成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14.9万,受益农户1050户;实施机械深松整地面积2.33万亩;秸秆综合化利用面积39.5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4%。

【综合执法】 深入推进农业综合执法专项整治,查处各类违法案件7起,涉案货值3万元,实现全区范围内所有农资店全面监管。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开展农产品速测2400个,省级送样抽检32个,委托第三方定量抽检48个,合格率均达100%,新增无公害认证农产品8个。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2017年,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区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3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00余家(其中省级百强社3家,省级示范合作社9家,国家级示范社1家,在农业局备案255家),家庭农场79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2家),初步形成以合作社为纽带,龙头企业为骨干,多种生产经营主体共存的农业经营新格局。

【产业脱贫】 2017年,全区基本形成苹果、核桃、光伏、特色种养殖、中药材5大主导产业,全年新栽鲜干果1.4万亩,建设有机苹果示范基地1000亩,其中贫困户发展苹果4300余亩、核桃2500余亩,实现贫困户产业全覆盖;加快推进以湖羊、肉兔等为重点的特色养殖,新增湖羊3000只、肉兔1.6万只;以PPP模式推进光伏产业发展,58个贫困村光伏产业全面启动;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站117个,电商扶贫实现全覆盖。

(审稿:左琛 撰稿:郜泰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