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工作

民政工作

区民政局

局 长 刘向阳

副局长 王艳春

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 杨卫华

双拥办主任 黄文强

低保办主任 焦耀宁

社区办主任 张建武

【防灾 减灾 救灾】 切实做好冬春困难群众救助及受灾困难群众救助工作,下拨救灾资金99万元。5月12日,组织开展“2017年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发放《陕西省公众应急指南》《防震减灾知识读本》等1500余份,防灾减灾宣传单6000份,宣传画册700余本,展牌60多幅,接待咨询群众3500多人。完成邻德社区和解放社区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上报工作。认真做好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救助准备工作,全面落实《铜川市耀州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建立汛期救灾工作值班制,及时上报灾情。

【社会救助】 2017年,保障农村低保2343户6220人,纳入精准扶贫对象2221户5892人,发放农村低保金1538.2931万元;保障城市低保对象770户1543人,发放城市低保金792.3344万元;保障农村“五保”508户533人,其中集中供养41户44人,发放“五保”金335.12万元。对低保户、“五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困难群众实施医疗救助7198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1314.168万元;为1812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461.92万元;为381名“救急难”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130.21万元。开展“2017年福彩公益金资助贫困家庭大学新生”活动,资助贫困学生36名16.3万元。

【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2017年,做好新建农村幸福院运营工作,配备了家具等设施,并对全区建成的85个农村幸福院运营情况进行了检查;完成区中心敬老院取暖锅炉的除尘脱硫改造,确保院民按时取暖;对2016年未完成建设和2017年新批的17个农村幸福院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检查指导,确保项目建设符合规定;会同区财政局对17个新建农村幸福院项目进行验收;完成区中心养护院初设方案、项目招标等前期准备工作。

【社区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 2017年,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7个,分别是关庄镇麻子村、雷居村,天宝路街道槐林村,瑶曲镇葫芦村、杏树坪村,孙塬镇孝西村,石柱镇活龙村,项目总建筑面积3120平方米,总投资324.2万元;改扩建城市社区服务站1个(崇德社区服务站),面积130平方米,总投资67.6万元。以查看公开栏、查阅相关资料、走访群众等方式,检查80个村、12个社区的村(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对存在问题督促镇(街道)及时整改;督促、指导各村制定村规民约,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圆满完成第六届城镇社区“两委”及监委会换届选举;在9个城镇社区全面开展“四社联动”工作;采取“参与式协商立项”方式,落实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90万元。

【双拥优抚】 制定印发耀州区《双拥工作要点》,为全区双拥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为全区重点优抚对象发放生活补助1036余万元;为202户义务兵家属发放家庭优待金674.7万元;为2016年退役的113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发放经济补助296.9万元。组织开展“清明节和烈士纪念日向烈士墓敬献花篮”活动,接待各界祭奠人士2000余人。

【社会组织管理】 2017年,严格执行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认真把好登记初审关,做好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审核、审批,促进民间组织管理工作健康发展。全年共登记社会团体29家,民办非企业单位3家。做好社会组织年度检查工作,2017年应参检105家,实际参检94家,参检率达90%,年检合格率100%。持续做好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加强“两学一做”学习,要求新成立的社会组织必须成立党的组织,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做好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制定《铜川市耀州区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实施方案》,完成了铜川市耀州区建筑业协会、铜川耀州区个体私营企业协会、铜川市耀州区电子商务商会3家行业协会商会的脱钩工作,以及行政机关与行业协会商会职能边界的理清工作。

【社会事务管理】 一是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对全区地名相关属性信息进行了普查、完善,全面完成了耀州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组织实施阶段各项工作,顺利通过中、省、市民政部门的考核验收。二是不断加强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完成全区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更新报送工作;组织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家庭监护责任、强制报告责任、临时监护责任、控辍保学责任、户口登记责任;启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配合市民政局为耀州区8名农村留守妇女发放福彩公益金每人1000元,共8000元,为耀州区6名农村留守儿童发放福彩公益金每人1500元,共9000元;配合市民政局为辖区内农村留守儿童发放爱心安全包104份,每份价格260元;10月10日,省民政厅下辖的“帮帮乐”慈善协会为瑶曲镇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儿童发放资助金每人2000元,共10000元。三是认真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补贴发放工作。配合区残联、区财政局完成了2017年残疾人两项补贴的审核和发放工作,完成了2017年度全区41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监护补贴的发放工作。四是依法办理收养登记1例,对12名孤儿进行了年检。五是组织实施“清明节”“寒衣节”文明祭祀活动,专设文明祭祀点,放置焚烧炉,安排专人引导文明祭祀。六是全年办理结婚登记1738对,补领登记1069对,离婚登记485对,登记合格率达到100%。七是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90人,发放救助资金40万元。

【民族宗教事务管理】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进社区”创建活动,选定永安路街道为耀州区第四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并成立了永安路东站社区少数民族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站。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表彰大香山寺、清真寺等5个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大力开展全区清真食品生产经营市场专项检查和整顿活动。争取省民委财政扶贫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5万元,发展湖羊养殖,帮助少数民族脱贫。做好回民墓地建设,争取市级财政资金30万元,在孙塬镇文昌村建设少数民族墓地。全面完成宗教活动场所换发证工作,实现“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强化场所安全工作排查隐患零风险,对全区6个基督教场所和5个民间信仰场所进行集中调研、排查。积极引导宗教界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与庙湾村10户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大香山寺为包抓村购买完善文化娱乐、基础服务等设施。为基督教堂改造旱厕争取2万元补助资金。

【脱贫攻坚兜底保障】 2017年,紧扣“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兜底网”这一目标,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做到“两纳入”,即将符合低保条件的精准扶贫对象及时纳入低保,将符合精准扶贫认定条件的低保对象及时纳入精准扶贫库。加强政策衔接,做到“三共同”,即在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农村低保对象动态数据更新过程中,区扶贫局、区民政局指导各镇(街道),与驻村工作队和村民委员会共同组织农村低保家庭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入户调查,共同组织民主评议和张榜公示,共同审核保障对象和扶贫对象后,按照各自审批程序分别上报、确定低保对象和扶贫对象。规范兜底工作,做到“四精准”,即推进低保工作精准化管理,对低保对象、低保金额、低保档案进行精细化管理。至年底,耀州区保障农村低保2343户6220人,纳入精准扶贫对象2221户5892人,精准扶贫对象占比94.73%,全年发放农村低保金1538.2931万元;加大对农村特困供养人员精准化养护,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义务人或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做到应救尽救、应养尽养。保障农村“五保”508户533人,其中集中供养41户44人,全年发放五保金335.12万元;医疗救助政策精准发力,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在全区各镇卫生院、耀州区人民医院等24家医疗机构进行“一站式”医疗救助,简化医疗救助程序,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就医问题,全年对低保户、五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困难群众实施医疗救助7198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1314.168万元;临时救助精准开展“救急难”工作。建立社会救助网络信息平台,做到救助信息3级共享,科学确定救助对象,避免重复救助、多头救助和救助遗漏,形成横向互联、纵向互通的社会救助网络平台。全年发放临时救助金1812人次461.92万元,为381名“救急难”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130.21万元。

(审稿:刘向阳 撰稿:齐毅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