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制工作
区编办
主 任 左满军
副主任 兰美丽
【概 况】 2017年底,全区区级机构共52个,其中:区委工作部门9个,直属事业单位3个;政府工作部门18个,直属事业机构4个,派出机构4个,其他机构2个,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各1个,群众团体8个。事业单位338个,(区属事业单位295个,乡镇(街道)事业单位43个),其中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26个。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一是扎实开展“放管服”改革专项督查。制定印发《铜川市耀州区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放管服”改革专项督查的通知》,认真展开自查,向市职转办报送《铜川市耀州区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放管服”改革重点工作任务推进落实情况的自查报告》。二是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印发《关于转发<陕西省审改办陕西省信用办关于向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报送“双随机”抽查结果的通知>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通知》(铜耀职转办函〔2017〕2号),要求各部门制定实施细则,利用“双随机”抽查摇号系统及时开展抽查,并将结果报送至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同时,每月25日前填报《区级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进展情况统计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三是认真编制区级行政许可通用目录。以区审改办名义编制《区级行政许可项目通用目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梳理编制并及时报送市审改办,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彻底解决部分行政许可事项名称不一致、设定依据不规范等问题。四是动态调整完善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根据省审改办《关于规范陕西省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统一发布平台中行政许可项目法定时限和承诺时限的函》(陕审改办函〔2017〕26号)要求,对39项行政许可项目法定时限和承诺时限进行修改完善,并在“陕西省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统一发布平台”发布。协助区地方税务局、区气象局上传权责事项116项并发布。印发了《关于做好区级部门、镇(街道)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动态调整工作的通知》(铜耀职转办发〔2017〕2号),要求以2016年“陕西省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统一发布平台”公布的区级部门、镇(街道)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为基础,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等立改废释、上级政府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等事项、政府部门职责变动调整、事项要素变化等情况,对区级部门、镇(街道)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中的权力事项、公共服务事项提出增加、取消等具体调整意见。至年底,各单位仍在紧张梳理中。五是梳理清理涉企登记备案事项。以区审改办名义印发《关于梳理清理涉企登记备案事项的通知》(铜耀审改办函〔2017〕1号),明确各单位梳理清理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决定、国务院部门规章、省政府规章,以及国务院和国务院办公厅规范性文件、国务院部门规范性文件、省政府和省政府办公厅规范性文件设立的,要求企业向政府有关部门报送的信息采集、记载公示、管理备案类事项。全区共梳理清理出涉企登记备案事项53项,上报市审改办,全面摸清了耀州区各部门涉企登记备案事项底数,为全省“多证合一”改革奠定坚实基础。六是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实施意见。积极优化三级便民服务网络,推动政务服务向网上办理延伸,实现网上办事大厅与实体大厅“一网式办公、一窗式受理”。截至年底,中心已录入363项服务事项,受理网上申报预审事项363项,全年网上受理群众申请事项29件,方便群众网上办理业务。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设立巡察机构。根据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加强市、县(市、区)党委和部分省直部门党组织巡察工作的意见》精神,设立中共铜川市耀州区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区委工作机构,科级建制,设在区纪委。二是探索完善乡镇(街道)运行机制。制定印发了《关于深化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完善运行机制的意见》,对财政所、市场监管办公室、动物防疫工作明确机构,单列编制,人员实行双重管理,以区为主,确保财政、市场监管、动物防疫等工作有岗、有责、有人、有手段。三是完善市场监管体制。设立区市场与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由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兼任,设专职副主任1名。四是加强基层司法工作。与区综治办、司法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基层司法所工作的意见》。各镇(街道)维护稳定办公室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加挂司法所牌子。五是深入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起草了《耀州区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组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理顺城市管理职责,整合区级有关城市执法队伍,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一是落实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意见。对全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进行了摸底。在国有林场改革中,积极推动政事分开、事企分开,进一步明确了其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等生态公益服务职责,剥离了国有林场生产经营职能,推行购买服务为主的公益林管护机制。二是认真开展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作为转变政府职能、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一个重大突破,确定区文化广电局(文物旅游局)所属的区文化馆、区博物馆、区教科体局所属的区高级职业中学作为2017年试点单位。指导各试点单位及举办单位严格按照工作时限要求,及时上报试点实施方案,认真做好理事推选、理事会组建和章程制定工作。三是建立机构有建有撤、编制有增有减的动态调整机制。围绕抓党建,设立了区直机关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中心;围绕促发展,设立了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区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在农经站挂牌、增编);围绕惠民生,设立了各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在各镇、街道公用事业服务站挂牌),区少年儿童体育学校更名为区业余体育学校;围绕保稳定,设立了区金融工作办公室、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在救助管理站挂牌)。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一是认真做好事业单位法人设立(备案)、变更和注销登记工作。对新设立事业单位法人提供的材料、内容逐一审查,先通过网上上报电子版资料,后期提供资质资料,进一步强化了登记管理机关、社会大众对事业单位法人的监督管理力度。全年设立、变更登记(备案)83家。二是认真开展年度报告网上公示评估和“双随机”实地核查工作。全区年度报告合格率100%,所有应参加年度报告的单位均完成了换证工作。组织开展2016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评估工作,通过网站公示年度报告书,接受社会监督;按照事业单位法人总数的8%,随机抽取单位开展实地核查,全面了解事业单位法人运行情况,及时纠正问题。三是加强档案管理。对事业法人年度报告档案进行统一编号、整理,查漏补缺,确保档案材料齐全、清晰可查。同时,做好电子登记管理信息的整理、修改、汇总工作,为事业法人监督管理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
【机构编制日常管理】 一是严格执行机构编制“一支笔”审批和“控编进人通知单”制度,做好《铜川市耀州区2013~2017年控编减编工作方案》的落实工作,完成控编减编工作任务,实现了“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目标。二是按时完成了2016年机构编制统计年报、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实名制数据库的更新管理工作。三是完成了区级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政务”和“公益”中文域名续费工作,完成了开办网站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加挂网站标识工作。全面建立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管理制度,完成了党政群机关事业机构赋码发证工作。
(审稿:左满军 撰稿:张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