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概述
【国民经济】 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围绕“追赶超越、转型发展”主题,紧扣“五个扎实”路径和“五新”战略,按照“系统化、特色化、品牌化”要求,以“访民意、解民困、送温暖”党旗领航奔小康活动为抓手,持续实施“四大战略”,突出区域发展,狠抓脱贫攻坚,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7年,实现生产总值103.1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54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2.37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2.22亿元,增长9.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3423元。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8.3∶60.5∶31.2,三次产业对经济贡献率分别为5.8%、57.8%和36.4%,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5、4.5和2.9个百分点。
耀州区2017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项目建设】 围绕“十大百项千亿工程”,认真落实“三位一体”项目包联责任制,实施总投资650亿元的100个重点项目,耀州中央广场、上林源葡萄庄园二期、马咀乡村文化旅游二期等26个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全年累计完成投资125亿元,其中天辰二期、铝镁合金2个省考项目完成投资17亿元,占年度任务的269%;锦阳电厂二期、冶坪120万吨煤矿等6个市考项目完成投资25.4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22%。在全市项目观摩活动中,耀州区连续3年居全市第一。2017年,签约招商项目42个,涉及金额154亿元,实际利用市域外资金47亿元,其中17个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40%。
【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园区快速推进,省、市、区级园区达到25个。农业增加值完成8.86亿元,粮食作物面积42万亩,总产8.37万吨,实现“十四连丰”。天辰农光互补二期并网发电,海升三期、天成园脱毒果树苗木繁育示范基地、上和大宗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宸阳肉类加工及养殖基地等项目进展顺利。新栽鲜干果1.4万亩,建成有机苹果示范基地1000亩。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4.7万亩。发展节水灌溉6100亩,建设基本农田480亩,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000亩。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31处,解决2.7万人饮水安全。试点推进梨树绿色生态循环农业。马咀村、上林源葡萄庄园入选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关庄镇被评为全国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镇。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通过验收。耀州苹果、草莓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耀州花椒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落户耀州区。
【工业经济】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57.8亿元,同比增长25.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2.22亿元,同比增长8%。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工业产值完成17.8亿元,同比增长57.8%;股份制工业产值完成204.6亿元,同比增长18.0%。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38.9%,重工业增长20.5%。支柱产业原煤、建材完成工业总产值154.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0%。全年新增规模企业8家,共计实现产值8.2亿元,贡献增加值1.4亿元,拉动规模工业增长2.9个百分点。园区转型升级加快,成立产业园区建设指挥部,集中力量推动产业发展。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锦阳电厂二期建成,美鑫年产30万吨铝镁合金、冶坪年产120万吨煤矿等项目进展顺利。西北耐物流园、白家庄棚改项目征收工作有序推进。装配建材产业园、民营经济扶贫产业园、关庄扶贫物流产业园建设强势推进。白石崖、铜鑫、秀房沟煤矿复工复产。全区煤矿实现国有大矿托管运营全覆盖,海螺集团与凤凰建材签署股权合作协议。煤炭建材行业安全管理水平大幅提升,煤炭和水泥产量分别达到816万吨和1248万吨。
【非公有制经济】 2017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56.74亿元,占生产总值55.02%。各类法人单位3116家,产业活动单位369家。全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300户,工商登记私营企业累计1881户,个体工商户累计10744户。2017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48亿元,增长13.6%。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24.69亿元,增长13.3%;农村实现零售额6.79亿元,增长1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5.35亿元,增长13.6%;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13亿元,增长13.8%。按企业规模划分,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0.65亿元,增长1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3.8%;限额以下企业实现零售额20.83亿元,增长11.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6.2%。
【旅游商贸】 2017年,接待游客774.2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96亿元,同比增长23.1%和30.6%。照金游客服务中心、小丘移村民俗村落等项目建成对外开放,照金红色电影小镇项目启动实施。药王山游客服务中心、耀瓷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快速推进,药王大健康产业园启动实施。秀房沟景区开发及煤炭产业转型PPP项目、马咀村乡村文化旅游二期项目入选2017年国家优选旅游项目。照金镇获评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先进镇,马咀村“欧式风情小镇”被评为“陕西省十百千品牌十大魅力乡村”和精品乡村旅游线路之一。溪山胜境、文庙街入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制定《电子商务发展五年规划》《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意见》,上海摩贝、世纪华耀、陕西安易等5家信息化企业落地运营。建成耀州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圆通、安能、百世汇通等8家企业入驻,实现资源共享。镇、村物流快递收发点100余个。全市首家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中国网库耀瓷产业网”上线运营。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45亿元,上行农产品达到1.6亿元,带动1.2万人就业。居然之家、肯德基、全季酒店等知名品牌入驻耀州区。
【城乡建设】 历史文化名城稳步推进,中央城市广场、正大影城、华夏影城建成投入运营,耀州名人馆和城隍庙古民居修复完成,花园饭店片区、神德寺文化公园、德馨佳苑、国际购物中心等项目快速推进,城区道路改造提升全面开工,三轮车整治成效显著。锦阳新城基本建成,小学、幼儿园全面完工,文化艺术中心二期、创业大厦等项目进展顺利。照金、董家河、小丘、关庄4个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逐步完善。“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有序推进,照金镇、马咀村入选国家美丽宜居小镇(村庄),马咀、水峪、王家砭分别荣获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障示范村称号,瑶玉村、韩古村、移村等5个村被评为全市“美丽乡村”示范村,董家河村、移寨村、上安村等9个村被评为全市“美丽乡村”精品村。新修改造乡村道路110公里,“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通过省级验收。
【生态环境】 制定《耀州区环境保护监管手册》,推进铁腕治霾“1+7”行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闭煤矿企业7家、去产能173万吨,削减散煤10.5万吨,规上企业煤炭消费量同比减少11.8万吨,淘汰水泥生产线7条、落后产能80万吨,清理取缔“散乱污”企业8家,拆除燃煤锅炉152台,淘汰黄标车425辆,秸秆还田率达90%以上。持续推进“气化耀州”建设,照金镇区供气辐射到田峪、陈家坡和秀房沟,庙湾镇、小丘镇通达管道天然气。2017年,全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6.1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21天,重污染天数较2016年减少12天。扎实开展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沮河上下游、浊峪河流域、秀房河薛家寨段和一、二、三道沟废弃矿山综合整治项目稳步推进,治理水土流失30平方公里。全面推行河长制,开展辖区5条河流综合整治,治理漆、沮两河沿线排污口181个,污水管网入网5.5公里。实施漆河和药王湖疏浚工程,出境断面水质持续好转。实施沮河生态修复治理工程,结束了耀州区沮河50年断流的历史,再现旧志中“耀州漆沮会流、州城若舟”的大州气象。造林绿化4.14万亩,朱鹮种群数量达到108只。荣获陕甘两省子午岭护林联防委员会第五十八届护林联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财税金融】 2017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39亿元,同口径增长13.1%。财政支出25.6亿元,增长24.3%,其中:教育支出59676万元,增长27.4%;科学技术支出1624万元,增长21.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9640万元,增长26.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6915万元,增长6.7%;医疗卫生支出20625万元;农林水支出49261万元,增长18%;节能环境支出16177万元,增长31.7%。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6.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7916万元,同比增长10.24%,其中个人存款89.87亿元,同比增长9.5%;贷款余额58.7亿元,同比增长16.7%。各类保险机构共9家,实现保费收入9764.1万元,赔款3666.7万元,赔付率37.6%,其中:寿险机构4家,保费收入3546.3万元,赔款516.5万元,赔付率14.6%;财产险机构5家,保费收入6217.8万元,赔款3150.2万元,赔付率50.7%。
【人民生活】 2017年,坚持“两个80%”不动摇,民生投入22亿元。深入推进精准脱贫工作,10个贫困村、1171户4033人脱贫退出,“八星励志”做法被央视《新闻联播》《陕西新闻联播》宣传推广。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819万元。城镇就业新增2817人,转移劳动力就业2.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9%以内。建成全省首家村级扶贫学校,首批100名贫困劳动力进入陕汽集团和陕西中医药大学定岗培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1.91万人。12所学校教师周转房、耀州中学改扩建、下石节小学、走马村幼儿园等项目全面建成。全面落实十三年免费教育,资助贫困家庭学生5015人。耀州中学晋级省级示范高中,高考二本上线率较去年提高12.4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关庄镇关庄初级中学被确定为陕西省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单位。交大二附院全面托管区人民医院。区孙思邈中医院改扩建项目快速推进,并与省中医院建立合作关系。财政全额负担贫困群众新合疗及大病保险,就医就诊实现“先诊疗后付费”,“四重保障”达到100%。商品房“去库存”7万平方米,建成保障房1036套,实施棚户区改造683户。新建安置房1800套,308户892名贫困群众喜迁新居。“612路”清洁能源公交车开通运营,结束了耀州无城市公交的历史。建立水利工程小型维修应急系统,实现城乡群众断水小型修复当天供水。设立教育基础设施小型维修基金,及时消除教育安全隐患。城鑫物业公司升级为城市综合服务公司,服务范围不断拓展。
【科技文化】 2017年,科技研发投入1500万元。技术市场交易额完成2804万元。申请专利7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7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9件。海升现代农业公司被批准为陕西省“星创天地”。第二十四届杨凌农高会上,有3个产品获得后稷特别奖,3个产品被评为后稷奖。有机苹果通过认证机构第二次检测,获得第二年度转换证书。发挥人才振兴计划示范点辐射作用,评选出突出贡献拔尖人才15名、乡土人才18名、名医名院长和民间名艺人13名。区、镇、村三级文化网络体系逐步健全,44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投用,“三馆一站”免费服务8万人次。广电网络覆盖102个村组3.9万户。举办群众文化活动500余场次,文化艺术培训160期次,免费放映电影2040场次。秦腔剧《锦阳星火》在省第八届文化艺术节上荣获“文华剧目奖”等4个奖项,秦绣作品《永乐宫壁画》荣膺“第五届海峡工艺精品奖”金奖,成功举办“二月二”药王故里庙会、香山民俗会、秦腔戏曲等系列文化艺术活动。
【安全稳定】 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安全监督管理,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三化”建设,建立聘请专家技术指导及会诊制度,制定《耀州区驻矿安监员管理办法》,10个安全专项检查组、2个综合督查组和1个暗查暗访组以煤矿、非煤矿山、特种设备、食品等安全隐患排查为重点,进行不间断的检查巡查,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全面落实信访维稳责任制,持续开展“三访”和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打造“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和控制进京非访工作先进区。持续深化“平安耀州”创建活动,照金派出所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称号,公众安全感达94.8%,为历年最高。
【自身建设】 坚持以改促转,完成9大领域110项改革任务。在全国率先实施家事审判制度改革,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区、司法体制改革、新型城镇化省级综合试点区等7项国家级和省级改革试点有序推进。12个区级试点村、3个重点示范村“三变”(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有序推进,石柱镇上安村被确定为全省“三变改革示范村”。巩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成果,扎实开展“访民意、解民困、送温暖”党旗领航奔小康活动,征集意见建议3200条,筹集物资3800余万元,协调项目资金5600余万元,兴办实事4350件。自觉接受区人大、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建议提案办结率100%。区便民服务中心受理事项24138件,办结率100%。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81个区级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了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开展公民代表进政府活动6期,机关作风明显好转,服务效能进一步增强。
(审稿:薛新华 撰稿:梁少凯 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