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存在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区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来看,全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起步晚、基础薄弱,与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存在差距。

(一)配套政策亟待完善。近年来,中央、省、市和区上相继出台了加快养老事业发展政策,对养老服务在土地、税收、用电、用水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但由于相关政策措施刚性不够,规定不够具体,可操作性不强,政策落实弹性空间较大。同时,各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沟通和配合,尚未真正形成有效合力。

(二)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随着养老机构建设投入的加大,全区养老床位数也不断增加,目前耀州区养老床位数与老年人口比已达到3.4%,但与一些发达地区5%~7%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同时养老机构功能与老年人需求存在脱节问题,运行的养老机构提供服务仅局限于吃、住、活动等方面,在功能布局上缺乏中高档次的养老服务,特别是在满足老人精神慰藉、医疗护理、心理疏导等方面仍需加强。

(三)社会力量参与不足。一是民间资本参与建设不足。2014年,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建设,并提出了相关优惠措施。2016年耀州区制定出台了《铜川市耀州区养老机构(设施)公建民营实施办法(暂行)》,由于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发展还处于摸索阶段,养老机构发展投入大多仍以政府为主,从整体来看,耀州区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不高,民间资本参与积极性不足,社会化养老机构发展滞后。二是养老服务力量薄弱。从2012年起,我区推出了多种鼓励社会自费购买服务的优惠政策,启动实施了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大力支持鼓励养老市场发展。因受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仍处于非专业性、非体系性的状态,为老服务存在短板。三是社会组织参与度不高。养老服务的公益性还未引起足够重视,社会志愿者、民间组织和慈善机构在养老服务方面的参与还不够,体现志愿者的社会力量未得到有效利用。

(四)养老机构日常运转困难。一是区中心敬老院入住人员大多为农村“五保”人员,生活来源主要依靠民政救助资金,且目前“五保”人员集中供养率只有8.4%,可集中利用资金有限,资金解决基本需求尚可,但日常水电、取暖、生病护理等都需大量资金,持续运转有困难。二是日间照料中心采用公建民营方式运行,因具有公益性和福利性,运营成本大,企业参与意愿不高。三是区孙思邈老年康复医院现处于探索阶段,大多老人对这一新兴养老方式处于观望态度。四是由于缺少运行经费和管理人员,部分农村幸福院处于半停运状态,难以真正发挥服务作用。

(五)服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从事养老服务人员,基本上是一些年龄大、文化程度低、就业相对困难人员,大多数都未经过养老服务方面的专业培训,服务内容局限于生活照料和家政服务,缺乏管理、医护、康复、心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水平和质量有待加强。同时受工资待遇、社会地位、工作强度等因素影响,养老服务人员队伍人员不稳定、流动性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老服务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