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安
耀州公安分局
工委书记 局长 陈 庚
工委副书记 政委 刘 鑫
工委副书记 杨彦平
纪工委书记 张 军
副 局 长 白宽民 唐江涛 贺顺全
冯卫兵 文 涛 井战峰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一是构建完善的QB体系,提升预警防范能力。持续推进常态化QB合成作战机制,制定印发《全区公安机关2017年人力QB建设工作方案》,进一步整合人力和技术QB资源,完善QB会商研判机制,培养省、市级尖子TQ及治安耳目数名,切实提升QB信息预知预警预防能力。全年国保部门共整理、上报QB信息220条,《天天报》251期,《法轮功周报》48期,上报敌社情分析报告、调研报告8篇,无迟报、漏报现象。通过深化“DQB”系统应用,共接“四色”预警3010条,其中红色预警2条,橙色预警9条,黄色预警246条,蓝色预警2753条,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5人,上报预警性信息167条,申请临时布控500人。二是完善重点管控体系,严防发生捣乱破坏活动。全年共完成各类安保任务98次,制定安保活动方案98份,出动警力7417余人次,警车1800余台次,全面完成春节、“两会”、丁酉年药王山古庙会、十九大等重要时段的安保维稳任务,无赴省进京上访。对全区104家文保单位进行4次安全大检查,共检查出安全隐患39处,发《责令限期整改治安隐患通知书》30份,现场整改36处,办理行政案件25起。对金融机构检查3次,发现安全隐患20处,发限期整改安全隐患通知书3份,现场整改15处。密切关注敌对势力、邪教组织、重点人员、重点利益诉求群体的动向,积极做好对越自卫反击战退役人员、8023涉核部队、铁道工程兵等涉军群体的稳控工作,没有发生赴省进京上访等串联聚集活动。开展“敲门行动”,共抓获5名全能神邪教人员,警告1人,行政拘留4人。强化重点人员纳入视线管控,共纳入视线管控重点人口359人;摸排管控三级以上精神障碍患者41人;在管公安部重点非访人员1人,做到动知轨迹、行知去向。全年共收群众来信28件23案,办结19件,办结率为82.2%;来访23案23人次,办结23案,办结率为100%;上级交办信访案件9件,办结8件,办结率为89.9%;打击处理非访23人,其中刑事拘留1人,行政拘留17人,罚款1人,警告4人。三是构建完善的网安体系,有效掌控网上动态。建立网络舆情“收集、研判、预警、控制、处置”协调联动机制,网安大队舆情信息监控中心开展24小时网上舆情监控和有害信息封堵、删除等工作,加强与分局反恐大队、国保大队密切协作,及时通报并反馈涉恐、涉军群体舆情,维护网上国家政治安全维稳;互联网信息监控中心严格落实24小时网上监控巡查处置机制,通过互联网违法信息巡查系统上报有害信息132条,公安部专项1193条,监控发现耀州舆情37条,警示498条,贴文755篇,落地26起,导控加精置顶2篇,舆情综合信息2篇,有害巡查报告5篇,调研4篇;针对《善心汇》《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公报》舆情做导控13239条。全年共检查网吧60余次,责令停业整顿8家,暂扣网吧服务器2次,有效促进了网吧规范管理。投资74余万元建成了电子数据检验鉴定实验室。四是构建完善的应急体系,有效应对恐怖活动和突发事件。年初,区反恐办与22个成员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印发了《铜川市耀州区涉恐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铜川市耀州区反恐怖基础防范工作落实情况自查自纠方案》及《保卫十九大打胜反恐怖保卫仗实施方案》等,细化任务目标,夯实工作责任,做到目标任务有分工,任务进展有台账,专题研究有记录。对流入本地的关注人员严格进行“一对一”核查,将核查信息录入全省关注人员采录系统并上报市局反恐支队,全年共上报各类反恐工作简报、总结70余份,摸排、采集、录入关注人员信息44人次,共核查上报涉恐线索29条。组建应急队伍1支50人、处突队伍1支10人,做到平时街面巡逻,战时应急处突。南桥公安检查站和5个机动卡站24小时设卡盘查,形成“巡守结合、猫鼠同步”的反恐查缉堵控网络。全年共开展反恐演练30余次,提高了反恐队伍的应急处突能力。以开展反恐防范宣传活动为契机,认真做好《反恐怖主义法》宣传学习,发放反恐宣传资料1000余份,受教育群众2000余人,全年共组织开展反恐宣传培训活动10余次,
【打击刑事犯罪】 以“秦鹰”专项行动为主线,先后组织开展“秦鹰·春雷”春季严打专项行动、打击“盗抢骗”专项行动、“三打击一整治”专项行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2017秦鹰·秋风”破案攻坚行动、秋季严打“双月行动”等严打专项行动。2017年,共立各类刑事案288起,破刑事案件1531起,抓获作案成员764人,逃犯27人,现发命案1起(“6·16”故意伤害致死案已破获),破获命案积案2起,命案破案率连续17年保持100%。成功侦破系列技术开锁入室盗窃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涉案价值19万元;破获诈骗老年人钱财系列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2人,为群众挽回损失60余万元;破电信诈骗案件5起,为群众挽回损失14万余元。侦破1起省厅督办的网络贩枪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4人,缴获气枪2把、铅弹2000余发,捣毁非法制造枪弹窝点2个,查处涉枪网上店铺10个。全年立各类经济案件68起,破案63起,打击处理21人。全年破获各类毒品案件27起,其中毒品刑事案件5起,起诉7人,缴毒143.7克,查处吸毒人员140人,强制隔离戒毒96人,新发现吸毒人员25人。
【社会治安管理】 组织开展“黑拐枪”“黄赌毒”等专项打击整治行动,深入推进“破小案、暖民心”行动,全年共受理治安案件616起,查处615起,打击处理861人,其中行政拘留289人。破获药品案件2起,刑事拘留2人;破获环境类刑事案件2起,刑事拘留6人,移送起诉5人;办理环境类行政案件6起,行政拘留8人。9月,开展以“一标三实”(即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场所)为内容的公安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到2018年3月完成。
【交通管理】 以“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为目标,强化重点车辆、重点路段、重点驾驶人监管,依法严查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加大对事故多发路段排查治理。全年共受理交通事故686起(其中受理一般程序案件86起,受理简易程序案件600起),死亡26人,受伤108人,经济损失1784802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发案下降11.37%,死亡下降10.34%,受伤人数下降22.30%,直接经济损失上升62.06%,事故四项指数三降一升。办理追刑案件20起,刑拘17人,取保10案10人,行政拘留9人,移送起诉7案7人。纠正各类交通违法行为42180例,事故快速处理中心共接警395起,受理简易事故374起,自行协商121起,经济损失101万元。深入推进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人民调解制度,全年共成功调解各类交通事故33起,结案金额达645.19万元。全年共排查出安全隐患路段101处(生命防护工程95处,隐患点1731处,隐患桥梁3座),向市交警支队报送8处,向区安监局、交通局报送5处,下达整改通知书3份。
【民爆管理】 大力开展“治爆缉枪”专项行动,确保“不流失、不炸响”,全年共收缴土枪1支、雷管3枚、子弹313发、管制刀具134把,破获非法买卖枪支案件1起,刑事拘留4人。全年查处烟花爆竹案件9起,行政拘留2人,罚款7人;查处违规燃放烟花爆竹案件2起,治安处罚2人,收缴烟花139件。
【狱政管理】 2017年,区看守所强化监管场所安全管理。以除隐患、保安全为重点,加强看守所安全监管工作,实现连续15年无事故发生,保持了二级所的荣誉,跨入陕西省先进监管场所行列。
【执法规范化建设】 以规范推进受立案制度改革为契机,重点加强执法办案系统、审讯系统、执法记录仪系统应用和民警熟练操作技能,全面提高执法信息化水平。2017年,刑事案件受案223起,立案208起,刑事拘留95人,监视居住1人,取保候审87人,依法起诉57人,撤销案件5宗;行政受案236起,行政拘留270人,审核审批强制隔离解毒43人,责令社区戒毒37人,参与调解化解涉法信访维稳案件9起。坚持每日巡查通报,共制作250份并全部上网。办案单位接处警信息录入率100%,刑事、行政案件证据上传率均为100%,刑事、行政案件网上流转率100%,“阳光警务”执法办案网上文书率100%,实现了全区公安机关执法安全零事故、行政诉讼零败诉、国家赔偿零赔付。
【视频监控建设】 加快耀州区视频监控联网平台和共享应用平台升级改造,扩大视频图像的应用范围,实现公安内部图像的全部接入和社会单位视频的部分接入,切实提升了全区公共视频图像的系统化、智能化水平。至年底,全区视频监控探头总量达4366个,接入公安平台总量855个。2017年,通过视频监控提供破案线索210条,破获各类案件85起,抓获各类违法人员59人,提供道路交通事故处置处警信息198条,提供社会公众服务120人次,全区没有发生暴力恐怖袭击活动,群众安全感增强。
【社会管理创新】 一是警务巡防。不断健全完善“大巡防”工作机制,分局巡特警专业巡防队伍达120人以上,特警达80人。按照分局“四警联动”机制建设要求,30名巡警队员参加永安路、天宝路、照金、王家砭4个派出所的巡防工作,实现“四级联巡”。全年共组织开展治安巡逻8966次,盘查嫌疑人35488人,盘查可疑车辆19847辆,纠正违章596起,救助群众859人,杜绝安全隐患615起,破获刑事案件1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3人,查处治安案件110起,抓获违法人员161人,收缴管制刀具310把、警用强光手电1把、伸缩警棍5根、电警棍1把、手铐1副。设治安卡14个,盘查嫌疑人8026人,盘查嫌疑车辆7423辆,登记出城出租车1352辆,查处治安案件31起,抓获违法人员44人,收缴烟花爆竹178件,收缴管制刀具189把。二是户籍制度改革。制定符合耀州区实际的户籍改革制度,报请区政府改革办审议后,已向全区各相关单位下发正式文件;完成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完善实有人口信息系统;落实“铜川市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落实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八项措施”,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并印制、发放《铜川市居住证持有人享有八项公共服务实施细则》宣传册。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和条件,在全区建制镇和街道辖区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租借、寄住)、有合法产权住所、有合法稳定就业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成员可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两类人员落户自愿,全区农村生源大中专生毕业后可落户城镇集体户,也可根据本人意愿将户口迁入原迁出地。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婚嫁,可根据本人意愿迁转户口;设立集体户,除单位集体户外,有条件的派出所在社区、小区分别设立集体户,为无自主产权住房、无法在实际居住地址落户的人员解决落户地址问题。持续开展户口清理整顿工作,对16周岁以上及80周岁以上无户籍照片人员进行了核查、核对及照片采集,开展了人像比对重户核查工作,开展了死亡人员注销户口和疑似重户人员信息比对工作,户口清理整顿共注销重户98人,为无户口人员补录户口120人,更改姓名等户口项目审批214人,办理“非转农”108人,办理户口迁移570人,办理二代身份证13517张、临时身份证3377张,处理人像比对疑似重户人员线索116条,清理两批死亡未注销户口人员802人。三是积极推动各项便民、利民措施落实。认真落实值班备勤制度和“110”接处警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及时妥善处置各类报警,全年共接警4190起,其中市局110转警3780起,群众报警330起,其他80起,反馈率100%,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治安、户政、出入境、交警、消防等公共服务项目实现网上办理,全年出入境大厅受理护照1943人,港澳通行证1341人,台湾通行证301人,做到了无一退补、无一差错、无一投诉。“平安耀州”微信服务平台共发布服务信息、安全防范宣传205次,开展预约服务302人次,在线解答群众咨询156人次。
【基础建设】 一是投资160余万元,完成石柱派出所维修改造工程建设,已达到规范化标准。二是投资500余万元,建成耀州区南桥公安检查站,9月底投入使用,硬、软件设施位列全市第一。三是9月,分局标准化技术室改造工作启动,将建成集合成作战、技术室、法医室、技侦工作站等为一体的高标准技术大楼。四是10月,投资74余万元建成了电子数据勘查取证实验室,完成了网安三级网建设。
【队伍建设】 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建设,确保队伍忠诚可靠。深入推进“两学一做”活动常态化、制度化,狠抓“迎接十九大、忠诚保平安”主题实践教育活动,教育全体民警和辅警坚定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理想信念。强化“四个养成”培育,坚持政治建警方针不动摇,全面加强公安基层党建工作,为建设“全市首善、全省平安”区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二是强化反腐倡廉建设,确保队伍风清气正。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全年共督察10项32次,发督察通知书6份,督察建议书3份,检查警车18辆,纠正警容不整8人,警车乱停乱放6辆,受理群众投诉10人次,上报各类信息55条,完成上级专项督察整改报告25次。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6起(其中省委政法委1起,市纪委1起,区纪委3起,市公安局督办1起),全部办结,诫勉谈话5人次,书面检查9人次,通报批评4人次,辞退1人,约谈批评11人次,上报案件线索4起,接待群众来访4起,转办案件线索2起,对全体民警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重要节日期间,通过早发信号、明确要求、警示在前等形式,发送提醒短信33条,转发通报违纪案件11次,节假日专项明察暗访7次,报告婚丧嫁娶信息4人,有效预防了“节日腐败”。全年共警示谈话16人,有效预防了违纪问题发生。三是强化正面宣传引导,确保队伍充满活力。继续抓好彭程、薛保利等先进典型培养宣传,表彰奖励上年度先进集体8个和先进个人49人。5月19日,公安部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照金派出所所长白建新作为全省公安机关先进基层单位代表赴京参加表彰大会。全年共在各大新闻媒体刊发稿件169篇,其中中央电视台3篇,《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陕西公安》等省级媒体刊物9篇;《西部法制报》、《华商报》、《铜川日报》、市电视台等媒体刊物65条(篇),区级媒体92篇,在华商网、西部网、西部法制网,以及铜川公安宣传、微耀州、耀州政法等微信平台刊发信息154篇,及时宣传报道耀州区公安战线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先进典型和工作动态等。
(审稿:陈庚 撰稿:王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