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镇

石柱镇

党委书记 王小会

副 书 记 李 宁 张云鹏

纪委书记 崔武鹏

人大主席 王普团

镇 长 李 宁

组织委员 董 琦

副 镇 长 房建东 陈高民 索妮娜

马 超

武装部部长 刘英林

经济综合服务站站长 王奔锋

【概 况】 石柱镇位于铜川市耀州区北部,镇政府驻地(石柱村)距耀州城20公里。总面积224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137个村民小组、8153户30535人。镇机关有在编干部79名,其中行政编制34个,事业编制45个。镇党委下属党支部41个,其中标兵党支部5个,四星级党支部16个,非公党支部3个,党员976名。有煤矿、砖厂等非公企业16个,农业合作社28个。

全镇交通网络发达,耀瑶公路、延西高速分别穿镇而过,通村主干道路硬化率达到100%。有市级“美丽乡村”8个,市级新农村6个。农村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中心社区建设已现雏形,网络信息通达全覆盖。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级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镇”“省级生态示范乡镇”“全市农民增收先进乡镇”等称号。

2017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35万元,增长7%;中小企业总产值完成7.5亿元,增长7.1%;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3.51亿元,增长1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亿元,占任务3亿元的180%;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850元,占任务12102元的106.2%。

【脱贫攻坚】 按照“八个一批”帮扶思路,集中力量抓好2017年度脱贫摘帽的西古(生寅)、克坊(阿古)、光明(白石)3个村卫生室、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205户594人的产业落地,以及已脱贫户397户1238人的成果巩固。其中,产业扶持脱贫205户594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10户21人,危房改造脱贫36户104人,就业创业脱贫83户98人,教育支持脱贫59户71人,兜底保障脱贫89户269人,健康帮扶脱贫88户104人,生态补偿脱贫166户499人。认真完成2017年度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工作,新增6户13人,返贫2户6人,认真比对完善贫困户、贫困村基础资料,保证贫困人口信息真实、有效,实现动态管理。

【农村经济】 苹果和传统农业是主导产业,现代农业是特色产业,全镇耕地面积10.43万亩,苹果面积分别为3.9万亩,有日光温室大棚160栋,生猪存栏3480头,鸡存栏14万余只。依托现代果业项目,在沟西、白石、光明、寇家塬、演池、王益、吴庄等村新栽苹果1850亩,在石柱村以北集中连片栽植1000亩高标准优质示范园,秸秆覆盖1300亩,果园间伐750亩,完成投资28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200万元,群众自筹1600万。落实全镇18个贫困村太阳能光伏发电选址和韩古、阿古、克坊、吊咀、石柱等村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安装工作。认真贯彻落实退耕还林、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教育“两免一补”、能繁母猪补贴及保险、计划生育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共计发放各类涉农补贴1800余万元。完成7880户85960.84亩粮食补贴面积核查工作。

【基础设施建设】 2017年,共硬化通村道路10公里,完成光明、沟西等8个村共16公里的巷道硬化,完成生寅、铁龙、西古、修文、吴庄等村自来水入户工程。栽植各类绿化树木6000余株,延西高速宽幅林带补栽绿化树500亩。完成沟西、新兴、龙首3个村的文化广场硬化工程,共计2200平方米。完成吴庄、王益、木章、光明、沟西、西古6个村标准化卫生室新建工程和阿古、克坊、生寅、上安4个村卫生室改造工程。在上龙、吴庄、京兆、西古、西古庄5个村安装路灯265盏,完成吕村、龙首村“两室”改造主体建设。投资850余万元完成韩古、吴庄、白石等村8.6公里损毁道路改建项目。完成韩古、京兆市级“美丽乡村”创建工作。马咀村荣获“陕西省十大最美乡村”称号。

【重点项目建设】 投资200万元完成石柱农贸市场30亩扩建工程,并投入使用。投资240万元建设镇机关大院周转房4层1200平方米。马咀乡村旅游项目成效显著,完成儿童轮胎乐园工程,“空军一号”再完善,新建歼十模型1台;完成智慧马咀项目建设、集装箱美食街装修布局,以及樱花大道绿化项目,栽植各类绿化树木2万余株。

【环境治理】 完成山水林田湖项目前期工作,至年底完成5600万元工程量;抓好“治污降霾”工作,成立全镇“治污降霾”工作领导小组,签订门前卫生“三包”责任书,充实了全镇“治污降霾”网格化管理人员队伍;完成燃煤锅炉拆除30台任务,累计拆除燃煤锅炉42台,关闭、拆除了莫火砖厂;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组建36个村114人的贫困户保洁队伍,划分保洁区域,制定考核办法、目标责任等规章制度。

【文化“十个一”工程】 以马咀、青龙、活龙等村为重点,改造农家书屋6个,补充更新图书3500册,完善村规民约10套,广播室、图书室规章制度5项,举办理论宣讲、普法教育、道德讲堂等培训活动20余期,参训人数达到1000余人。举办文化下乡等文艺演出活动8场,饰新宣传文化墙6500平方米,悬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展板10块,设立善行义举榜7个。累计评选农村“好媳妇”12名、“好婆婆”15名。石柱镇综合文化站整合资源,成立石柱镇“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全镇10个农村幸福院让农村孤寡老人老有所依,农村红白理事会节俭办事已成为新风尚。

【民生工作】 一是扎实推进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落实二孩政策,认真抓好“母亲健康检查”工程和孕前优生检测工程,检查率分别达到82%和85%,生育符合率达到100%,各类手术及时率达到96%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完成14个村健康村创建试点工作。二是积极落实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做到应保尽保。共发放各项民政救济资金165.88万元。至年底,全镇有389户935人享受低保,124户195人享受兜底保障政策;在册享受定期定量补助优抚军人182人,在册留守儿童182人,困境儿童44人,享受孤儿补贴政策4人。全年为105户378人办理了临时救助,其中享受政策的贫困户24户87人;为179人办理医后救助,其中贫困户115人;为18人落实慢性病救助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新型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98%。三是全年全镇劳务输出6900人次,申请发放外出务工贫困人员交通补贴29人1.9万元。就业创业脱贫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54人,申请发放补贴6.48万元;享受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公益性岗位75人,每人每月发放工资300元;石柱镇劳务公司吸纳贫困人员80余人;全镇就业扶贫公益专岗共申请120人,乡镇内就业43人,乡外县内就业45人,县外市内就业21人,市外省内就业11人。

【综治维稳】 一是切实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建立“阳光信访”机制,坚持每月召开矛盾纠纷排查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处理矛盾纠纷36件,做到矛盾不激化、问题不上交,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二是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认真开展以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校园周边环境、食品药品等为主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充实调整镇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共召开专题安全生产工作会议10次,和各村、企业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48份,完善了安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隐患治理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建立了相关台账,确保监管责任落到实处。全镇全年未发生较大、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三是狠抓应急处置工作。积极落实防汛、防火、防滑预案,加强值班,信息灵通,防汛物资储备到位,抢险队伍健全,做到防患于未然。

(审稿:王小会 李宁 撰稿: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