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策建议
以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力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让耀州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生态环境更美好。
一是抓责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环保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严格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按照“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的要求,统筹谋划,扎实推进“生态耀州”建设,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是抓转型。紧扣“追赶超越转型发展”主基调,按照“系统化、特色化、品牌化”要求,围绕区域经济发展,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为支撑,改造升级传统工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不断壮大提升商贸服务业规模和档次,加快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电商物流等产业发展,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是抓机制。以各镇(街道)、有关部门为环境监管责任主体,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创新环境保护监管体制,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隙、全覆盖的“网格化”监管体系,做到环境监管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隐患。
四是抓关口。将环保法律法规挺在经济发展的最前沿,切实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持续加强环保审批管理的过程控制,从项目产业政策、选址、环评、验收等关口入手,严格落实建设项目防治污染的各项措施。同时,优化工业布局,对增加污染物总量和影响生态环境的建设项目,坚决不予审批。
五是抓投入。深化“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实施“退城进园”计划,突出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重点区域,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和矿区植被恢复工程,加快城区、景区、园区、镇区、道路沿线等重点区域路域绿化。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认真履行河长制职责,持续抓好区域5条河流综合整治。加强农村污水处理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雨污分流管网工程,强化土壤综合治理,积极创建省级生态区。
六是抓监管。全面排查整改各类污染、破坏生态和环境隐患问题,加大现场检查、抽查力度,对存在问题建立台账,逐项整改。对环境保护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开展联合执法、区域执法和交叉执法,始终保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的高压态势。
七是抓整改。对照中央、省、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逐项梳理,专题研究,对已完成的抓好巩固提升,正在实施的加快推进,进度缓慢的限期“补课”,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整改任务。同时,由区委、区政府督查室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成立两个督查组,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为重点,常态化开展明察暗访,推动区域环境持续改善。
八是抓问责。进一步健全完善“生态耀州”考核体系,结合我区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对各项工作任务系统化梳理归纳,并细化分解到各部门和镇办、园区。严格落实“三项机制”,把环保工作履职情况作为干部选拨任用的重要依据,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环保履职不到位造成环境损害的单位负责人,严格追究问责。
(作者系铜川市耀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