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河镇
党委书记 杨卫忠
副 书 记 杨建科 张 凡
纪委书记 魏忠文(2017年8月离任)
人大主席 郝晨军
镇 长 杨建科
副 镇 长 张 鑫 宋磐宏 李 娟
武装部部长 杨 勇
党委委员 周 略
经济综合服务站站长 董春鹏
【概 况】 董家河镇地处铜川市耀州区城北5公里处,北邻石柱镇,南接孙塬镇,东与王益区接壤,西毗锦阳路街道,为西北高、东南低的浅山残塬地貌,漆水河自北向南穿境而过,素有“山屏水带”之称。全镇总面积32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1个板块型社区,3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万人。有耕地面积23359亩,其中灌溉面积4260亩。210国道、西延高速公路、咸铜铁路贯穿全镇,交通便捷。镇党委下设1个村党委,3个党总支,2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520名,其中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省级五星级非公企业党支部1个,市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1个。镇区有省、市、区属企事业单位14家,有各类企业305个。小学1所,在校学生196名。人口居住集中,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国家7部委单列的国家重点镇,省级跟踪指导的市级重点镇,中宣部机关党委结对联系点。
2017年,镇域经济呈现势头强、增长快、质量高的良好态势。全年全镇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70万元,占目标任务844万元的10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3亿元,占年度任务5亿元的100.6%;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491元,较上年增长13.4%;新合疗参合率达98.5%,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6%。
【脱贫攻坚】 2017年,董家河镇坚持“六个精准”,聚力“八个一批”,精准发力,完成年度脱贫任务172人53户,1个贫困村摘帽。一是全年召开专题会议90余次,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及时传达学习区委区政府脱贫攻坚相关会议精神、“四支队伍”月考核等形式,不断营造工作氛围。二是打造产业脱贫新亮点,按照“一村一策”思路,重点推进产业扶贫工作,西柳池村天茂养殖专业合作社肉羊托管带动了周边112户村民通过养殖致富;联营果品合作社累计带动周边60余户贫困户就业;王家砭村种兔养殖项目直接安置贫困劳动力8人。三是发挥就业脱贫优势,依托镇域产业特色、董家河镇循环工业园区,全年共计完成贫困户就地就业182户236人。四是移民搬迁脱贫成效显著,13户完成危房改造任务,51户进城安置户已选房摇号,其中1户已交钥匙并实现入住。五是教育、健康、兜底扶贫措施齐头并进,110户131人享受国家教育政策资助,义务教育阶段无一学生辍学;兜底户达到应纳尽纳,应保尽保;健康帮扶政策知晓率显著提高,贫困户能够全部得到及时免费治疗,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六是积极鼓励贫困户家庭利用财政贴息小额免担保贷款进行自主创业就业。申请贷款34户,发放21户91万元。
【党旗领航奔小康活动】 始终将活动与全镇重点工作相结合,坚持“督查+台账+评议”工作机制,在“连民心、强根基、助脱贫、勇赶超、聚正气、促和谐”6大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全镇35名干部,11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参与走访,全年共走访群众13188户次,走访企业55次,征集意见建议822条,梳理出群众需解决事项411条,为群众办事222件,慰问困难群众101户,召开工作协调会30场。配合区委常委“驻村夜话”11次,在宣传平台上推出“民情日记晾、晒、评、比”等活动,其中“小董日记”受到区委主要领导肯定,为收集民情民意、营造活动氛围建立了良好的舆论导向。
【农业农村】 2017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85亿元,较上年增长8.9%,其中畜牧业总产值完成7336万元;粮食生产面积达到2.6万亩,总产6867吨;新栽苹果2206亩,栽植以核桃、柿子为主的干杂果875亩;鲜干果总产4820吨;栽植花椒946亩、中药材692亩。至年底,全镇生猪存栏7300头,羊存栏3300只,蛋禽存栏32万羽,免疫率达到100%。投资50万元栽植花卉树种3万余株,完成年度绿化及林业重点工程。在全区率先完成全国农业普查任务,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组建到位,农村“三权分置”“三变”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项目建设】 一是移民搬迁安置点、保障房、文化广场建设有序推进,投资2900万元完成董寨村集中安置点1#、2#、3#楼主体建设任务。二是完成耀瓷文化产业园年度建设任务。召开3次规划编制讨论会,投资55万元完成地探和测量工作,开工建设核心区域内南北主通道工程,并完成投资200万元,村史馆布展、配套设施完成投资450万元。三是环境保障有力。迎宾南路:一标段完成拆迁27户,征地16.3亩,管网、绿化及道路硬化全部完成;二标段征地81.7亩,管网、路基、绿化全面完成;三标段完成征地35.7亩。民营经济扶贫产业园,规划征地120户233亩,已完成103户181亩。西北耐物流园项目,25户群众和4家企业的拆迁任务全部完成。董家河中心幼儿园项目,配套设施全部到位,春季开园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美丽乡村”建设】 2017年,投入280万元完成市级重点整治村整治任务,对210国道沿线出店占道经营、违规加水洗车集中整治11次。对辖区49户食品经营户、37户餐饮经营户、7户食品加工小作坊开展联合执法6次。投资30余万元启用镇区3个垃圾中转站,投资35万元实施镇区环境卫生服务外包,拆除旱厕338个,启用公厕18个,改造提升户厕233个。全面完成董家河村市级“美丽乡村”创建任务,投资1200万元硬化道路8公里,栽植绿化树木8.4万株,铺设生活用水管网8000米,安装路灯120盏、高清摄像头16个。严格落实环保政策,拆除燃煤锅炉9台,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社会保障】 2017年,发放低保193人84万元,“五保”22人11.6万元,社会救助1071人11万元,医疗救助20人10万元,临时救助135人24万元。享受残疾人补贴413人31万元,发放器具300余件。联合陕西中医药大学、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开展义诊26次。开展重阳节文艺演出暨慰问活动9次,为530名老人送去慰问金及慰问品。
【“创文”工作】 2017年,完成了冯家桥村、东柳池村、凤凰村、石凹村、阳凹村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农村文化“十个一”工程不断深入人心。董家河镇、王家砭村分获全省“书香镇”“书香村”称号,董家河村、石凹村完成了市级文明村创建任务,董家河镇中心小学完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创建任务,镇机关完成了市级文明机关创建任务。举办第二届“董家河好人”评选表彰活动,评选表彰“董家河好人”8名,敬老爱老、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日趋形成。镇商会为贫困学生、高寿老人捐款7万余元。坚持“新事新办、喜事小办、丧事简办”的新风尚,各村“红白理事会”健康运行。
【综治维稳】 一是创新社会管理,努力构建大平安格局。年初与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各村委会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工作、反邪教工作、安全生产等相关目标责任书71份。二是狠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深化“平安董家河”创建。全年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25次,化解矛盾纠纷122件。十九大期间,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零报告制度,确保了全镇社会大局稳定。三是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规定,积极开展“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落实年”活动,健全镇、村两级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培训4次120人次,开展各类安全检查84次,隐患排查31次,及时整改消除,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党的建设】 2017年,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一是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三会一课”、周三夜校、“主题党日+”、党员组织生活日等,确保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二是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按照“学懂、弄通、做实”要求,通过集中宣讲、集体学习、微信宣传、自学感悟、座谈讨论等形式,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是加强组织建设,以党建提升“7+N”行动为指导,全面加强全镇各领域党建工作,在全区“党建整改提升月”活动检查验收和三季度排名中均位列第一。注重党员后备队伍建设,发展培养积极分子11人,预备党员9人,入党4人。整合“四支”队伍,选优配强帮扶工作队队长和临时党支部书记,为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组织保证。四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狠抓干部教育培训,坚决贯彻落实“三项”机制,激发干部干事活力,推荐后备干部1人;加强党管人才工作,推荐上报拔尖人才1名、乡土人才2人。五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压紧压实“两个责任”,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严查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加大案件查办力度,镇党委、纪委提醒谈话2人,约谈1人,诫勉谈话1人;受理自收件4件,其中立案4件,办结3件,党纪处分3人,移交司法1件;区纪委责成立案3件,办结3件,党纪处分3人。
(审稿:杜晓妮 撰稿:李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