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与鉴别诊断
2025年08月10日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辅助检查
病毒感染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增多。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可明确病因,近年来免疫荧光、免疫酶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做出早期诊断。细菌感染者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增多,CRP阳性。在使用抗菌药物前行咽拭子培养可发现致病菌。链球菌引起者于2~3周后ASO效价可增高。
(二)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一般不难诊断,但应尽量判明是病毒性或细菌性,以便指导治疗。常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流行性感冒 由FluV、para FluV引起。有明显的流行病史,局部症状较轻,全身症状较重。常有高热、头痛、四肢肌肉酸痛等,病程较长,并发症较多。
2.急性传染病早期 上呼吸道感染常为各种传染病的前驱表现,如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百日咳、猩红热等。应结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等综合分析,并观察病情演变加以鉴别。
3.消化道疾病 婴幼儿感冒往往有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可误诊为胃肠道疾病,必须慎重鉴别。伴腹痛者应注意与急性阑尾炎鉴别。后者腹痛常先于发热,腹痛部位以右下腹为主,呈持续性,有固定压痛点、反跳痛及腹肌紧张、腰大肌试验阳性等,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4.变应性鼻炎 常打喷嚏、流清涕,但不发热,咽常痒而不痛,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分泌物涂片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支持变应性鼻炎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