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临床表现

三、临床表现

年长患儿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与成年人相似,而婴幼儿时期则不完全相同。其特点分述如下。

(一)年长患儿心力衰竭

1.心肌功能障碍的表现

(1)心脏扩大:由于心肌收缩功能减低,导致心室腔扩张或肥厚。但急性心肌炎、快速性心律失常、肺静脉阻塞等的早期心功能减低时,心脏扩大常不明显。

(2)心动过速:心力衰竭时由于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减少,通过反射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及迷走神经抑制,引起代偿性心率增快。

(3)心音改变:心音低钝,重者常出现奔马律,舒张期奔马律常为心力衰竭的重要体征。

(4)可见脉压小,少部分患儿可出现交替脉,四肢末端发凉。

2.肺淤血的表现

(1)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增快(间质性肺水肿所致),如心力衰竭进展导致肺泡和支气管水肿,则呼吸频率更加增快,重者可有呼吸困难与发绀。

(2)肺部啰音:肺泡水肿可出现湿啰音。支气管黏膜水肿或肺动脉和左心房扩大(尤其是左向右大分流量型先天性心脏病)压迫支气管可出现哮鸣音。

(3)咳泡沫血痰: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淤血所致。

3.体循环淤血的表现

(1)肝增大:肝由于淤血肿大伴触痛。肝大小常表示容量负荷过重的程度。

(2)颈静脉怒张:可见颈外静脉膨胀(半坐位)。压迫肿大肝时,颈静脉充盈更明显(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3)水肿。

(二)婴幼儿心力衰竭

婴幼儿心力衰竭最显著的临床表现是呼吸急促,尤其是在哺乳时更加明显。喂养困难,多表现为食量减少及进食时间延长,但哺喂困难缺乏特异性。常伴有显著多汗(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有关),体重增长缓慢。正常婴幼儿的肝虽可于肋下可触到1~2cm,但如肿大超过此范围,尤其是短期内改变,更有临床意义。婴幼儿容量血管床相对较大,极少表现周围性水肿,婴儿眼睑轻度水肿较常见。婴幼儿心力衰竭少见咳泡沫血痰。婴儿由于颈部较短,皮下脂肪较丰满,颈静脉怒张常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