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疗
2025年08月10日
三、治疗
(一)一般治疗
充分营养供给,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代谢紊乱,昏迷患儿可鼻饲或静脉营养,要注意压疮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呼吸、循环功能;必要时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并积极降低颅内压。不能排除细菌性脑膜炎时,应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二)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 控制惊厥,发作时可予地西泮(安定),每次静脉注射0.05~0.1mg/kg,总量不超过4mg,维持量用苯巴比妥,每次5mg/kg,每天2~3次,疗程控制在1周内。恢复期可用神经营养药物如脑活素、胞磷胆碱、甲钴胺片(弥可保)、1,6-二磷酸果糖、ATP、辅酶A、维生素C、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节苷脂等。
(三)抗病毒治疗
一般病毒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有自限性,不必特殊用药。肠道病毒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剂量宜用足,每天15mg/kg。如有单纯性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证据,首选阿昔洛韦,每次10mg/kg,每8小时静脉滴注一次,每次应在1小时内滴完,疗程1~2周。单纯性疱疹病毒、EB病毒感染可用更昔洛韦每天6~8mg/kg,分2次静脉滴注,疗程2周。巨细胞病毒感染可用更昔洛韦或膦甲酸钠,更昔洛韦每天10mg/kg,分2次静脉滴注,用14天后改为每天5mg/kg,每天1次静脉滴注,用6周。严重巨细胞病毒感染可用膦甲酸钠,每天180mg/kg,分3次静脉滴注,用14天改为每天90mg/kg,每天1次静脉滴注,用6周。其他抗病毒药可用干扰素、阿糖腺苷等。对严重患儿可同时应用免疫球蛋白,每天400mg/kg,静脉滴注,用3~5天。
(四)恢复期治疗
对恢复期患儿或有后遗症者,可进行康复治疗。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进行主动或被动功能锻炼、针灸、按摩、高压氧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