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嗜血杆菌肺炎
2025年08月10日
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
流感嗜血杆菌(Hi)肺炎(hemophilus influenzae pneumonia)常见于5岁以下婴儿和年幼儿童。应用特异性免疫血清可将Hi分为a~f 6型,其中以b型(Hib)致病力最强。由于Hib疫苗的接种,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等发达国家Hib所致肺炎下降了95。近年来也有较多非b型Hi感染的报道。
(一)诊断
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起病多较缓慢,病程可长达数周之久。幼婴常伴有菌血症,易出现脓胸、心包炎等化脓性并发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常中度升高。多数患儿X线表现为大叶性或节段性病灶,下叶多受累。幼婴常伴胸膜受累。本病诊断有赖于从血、胸腔积液或肺穿刺液中分离到病菌。由于Hi在正常人群的咽部中有一定的携带率,托幼机构中更高,因而呼吸道标本诊断价值不大。
(二)治疗
治疗时必须注意Hi的耐药问题。目前分离的Hi主要耐药机制是产生β-内酰胺酶,美国、我国香港等地Hi菌株产酶率已高达30以上。国内各地关于氨苄西林耐药率和产酶率差异较大。如对病菌不产酶,可使用氨苄西林,如不能明确其是否产酶,首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等。如最初反应良好,可改为口服,疗程为10~14天。在大环内酯类中,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对Hi有较好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