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疗

三、治疗

(一)急性型

1.一般对症 起病急、出血重、血小板过低者,要卧床休息,避免外伤,控制感染,加强鼻腔和口腔护理,鼻衄时填塞止血,防止创伤及自发性颅内出血。

2.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可减轻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抗体产生及免疫反应,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吞噬破坏。泼尼松剂量1~2mg/(kg·d)。急重症者,可用氢化可的松5~10mg/kg或地塞米松2~4mg静脉滴注,每天1次,可连续7~14天。好转后改为口服,疗程4~6周。

(2)止血药及生血药:维生素C、芦丁片、氨肽素片、卡巴克洛片口服;三磷腺苷、辅酶A、酚磺乙胺等静脉滴注。

(3)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可能通过封闭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减少对血小板的吞噬破坏。剂量0.4g/(kg·d),连续5天,或0.1~0.2g/(kg·d)连续5天,均有效。适用于急重病例抢救。

3.脾切除 仅在发生危及生命的大出血或颅内出血、内科疗法无效时才可考虑紧急切脾。或输血小板和红细胞,但必须同时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二)慢性型

1.一般疗法 基本同急性型。学龄儿童无明显出血倾向时可继续上学,避免外伤,注意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2.对症治疗 血小板<25×109/L,出血严重,可输新鲜血按10mL/kg或输血小板2~4U。

3.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首选泼尼松,剂量1~2mg/(kg·d),分次口服,连用4~6周后减量,每1~2周用量减1/4,并改为隔天1次,清晨口服,以减少不良反应,如治疗3~4周无效,宜停药,改用其他疗法。如有效,血小板>50×109/L,可以小量维持,以不出血及无明显不良反应为度。

(2)止血药和生血药:详见急性型药物治疗,用氨肽素和利血生等。

(3)免疫抑制药:激素无效时可试用,也可用于脾切除无效者。①长春新碱每次0.025mg/kg,每周1次缓慢静脉滴注,连用7~8次。②环磷酰胺2.5~3mg/(kg·d),分2~3次口服。③硫唑嘌呤2.5mg/(kg·d),分2~3次口服。一般数月后见效,疗程可达1年以上。④上述3药联合应用,4周为1个疗程。

(4)输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5)抗-D免疫球蛋白,25~50μg/(kg·d),静脉注射,连用5天。

(6)达那唑10~15mg/(kg·d),分3~4次口服,连用2~4月。大剂量维生素C0.2g/(kg·d),加入等渗葡萄糖液中静滴,20天为1个疗程。干扰素1~5U/kg,皮下或肌内注射,疗程12天。

4.其他治疗 病程在1年以上,血小板持续<50×109/L,出血较重,激素无效或依赖者,年龄在4岁以上,可考虑切脾,有效率可在6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