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治疗

五、治疗

(一)一般治疗

(1)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

(2)进行整体和综合治疗与患儿及家属密切配合,合理安排患儿的生活、学习,开导患儿正确对待疾病消除不良心理影响,防止因发作造成的意外伤害。

(二)药物治疗

早治,确诊后即开始治疗,避免惊厥性脑损伤。根据发作类型选药见表7-1,常用抗癫痫药与剂量见表7-2。

表7-1 根据发作类型选药

表7-2 常用抗癫痫药与剂量

1.单药治疗 原则上选用一种药物治疗,如能完全控制发作就不合用其他药物;如单一药物不能完全控制需合用其他抗癫痫药时,要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2.调整用药量 应从小剂量开始,以后根据病情来调整,注意个体差异性。

3.疗程要长,停药要慢 发作停止后维持用药2~4年,然后逐渐减量,在0.5~1年中减量完毕,停药。

4.规律服药 每天服用,根据不同药物每天分2~3次,应监测药物血浓度。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小儿对抗癫痫药的反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药物代谢率不尽相同,应按体重计算药量,并测定血中药物的实际浓度。故当用一般剂量或超过一般剂量不能控制发作时或开始疗效满意而后出现原因不明的发作频繁及怀疑有药物中毒时应检查血中药浓度。

5.癫持续状态的治疗 ①及时迅速控制惊厥发作。地西泮:为首选药,剂量每次0.3~0.5mg/kg,婴儿用量不超过2mg,幼儿不超过5mg,年长儿不超过10mg,速度1mg/min,不宜过快,静脉注射后1~3分钟就可生效,抽搐停止后立即停注,不一定用完全量。本药缺点为作用持续时间短,半衰期只有15分钟,必要时20分钟后再重复1次。地西泮注射液可直接静脉注射,但注射后必须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冲净血管内药液,以免发生静脉炎,或注地西泮前将其稀释1~2倍再给药。苯巴比妥:每次5~10mg/k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本药起效慢,注入后20~60分钟才能在脑内达高峰浓度,不能作为迅速止惊的首选药。通常在用地西泮控制惊厥后用作稳定上药的疗效,以免惊厥复发。本药作用持续时间长,是常用的抗惊厥药。水合氯醛:每次50mg/kg,配成5的溶液保留灌肠或鼻饲。氯硝西泮:静脉推注或肌内注射。静脉注射0.02~0.04mg/kg,第1次用药后20分钟还不能控制发作者,可重复原剂量1次。苯妥英钠注射液:每次15~20mg/kg,溶于0.9生理盐水静脉滴注,速度1mg/(kg·min)。静脉给药后15分钟可在脑内达到药物浓度的高峰。给药时必须有心电监护,以便及时发现心律失常,12小时后给维持量,按5mg/(kg·d)给药。24小时内给维持量1次。硫喷妥钠:如惊厥仍不能控制则给此药,将0.25g用10mL注射用水稀释,按0.5mg/(kg·min),缓慢静脉滴注,直到惊厥停止,而后立即停止推注,总量每次10~20mg/kg。本药止惊效果虽好,但可引起呼吸抑制,所以每次总量不必用尽。②维持生命功能,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密切监护呼吸、血压、脉搏、体温、意识状态;使患儿平卧,头转向一侧,吸净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窒息,可放牙垫,以免舌咬伤及舌后坠窒息。吸氧,必须吸湿化的氧。充分供给能量,避免低血糖,可静脉输注葡萄糖液100~150mg/(kg·h)。使血糖维持在8.4mmol/L。癫持续状态常发生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可用甘露醇、呋塞米及地塞米松降低颅内压。病因治疗癫持续状态可因癫患儿突然停用抗癫痫药引起,也可因感染、中毒、应激反应、睡眠不足、过度疲劳诱发,也可以是癫首次发作。癫持续状态控制后要长期服药维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