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常用中药材种植及加工技术规范》简介
《贵州常用中药材种植及加工技术规范》这本书是由.周涛,江维克,肖承鸿主编创作的,《贵州常用中药材种植及加工技术规范》共有285章节
1
前言
中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中药材种植业的快速进步。许多地方把中药材种植作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地区经济的重要举措来抓。贵州省中药材种植发展迅...
2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贵州中药资源及中药材种植概况 第一节 贵州地貌、气候及土壤 第二节 贵州中药资源分布概况 一、黔东北低山丘陵区 二、黔东南低中山丘陵区 三、黔南山...
3
第一章 贵州中药资源及中药材种植概况
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在东经103°36'~109°36'、北纬24°35'~29°09',南北宽510千米、东西长571千米,全省面积176128平方千米,约占...
4
第一节 贵州地貌、气候及土壤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是高耸于四川盆地和广西丘陵之间的岩溶化高原山区,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 之说,平均...
5
第二节 贵州中药资源分布概况
贵州省丰富的自然资源中蕴藏着大量的药用资源, “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 指贵州药材资源丰富、品质上乘。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贵州省药用动植矿资源4290...
6
一、黔东北低山丘陵区
其位于贵州东北部,包括铜仁市和黔东南州的3个县,总面积22922平方千米,区内有武陵山脉,海拔2572米,此区多为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热...
7
二、黔东南低中山丘陵区
其位于贵州东南部,包括黔东南州的13个县,总面积25403平方千米。区内有雷公山、月亮山,最高海拔2178米(雷公山主峰黄阳山),最低海拔137米(全省最低海拔...
8
三、黔南山原山地区
其位于贵州南部和西南部,包括黔南州、黔西南州及安顺市的紫云、关岭县,共14县,总面积32610平方千米。区内最高海拔2207.7米(兴义县九龙山大崖口脚),最低...
9
四、黔西高原山地区
其位于贵州西部,包括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及毕节市的部分县,共6县,总面积18963平方千米。区内最高海拔2900米(水城县二塘乡的韭菜坪,与赫章县毗邻),最低海拔...
10
五、黔西北中山山地丘陵区
其位于贵州西北部,包括毕节市的赫章等7个县,总面积20511平方千米。区内最高海拔2900米(赫章县珠市彝族乡韭菜坪),最低海拔457米(金沙县石路乡鱼塘河与赤...
11
六、黔北山原山地区
其位于贵州北部,包括遵义市的13个县市,总面积30754平方千米。区内有大娄山脉,最高海拔达2227米(桐梓县白芷山牛角寨),最低海拔221米(赤水河出省处),...
12
七、黔中山原山地区
其位于贵州中部,包括贵阳市、黔南州及安顺市部分县,共1个市、14县,总面积40620平方千米。区内有苗岭山脉,海拔最高达1961米(贵定县与都匀市交界的斗篷山)...
13
第三节 贵州中药资源特征
...
14
一、大宗及栽培药材资源
大宗药材代表品种有:续断、金银花、山银花、龙胆草、天冬、葛根、黄精、大青叶、桔梗、白芍、何首乌、独脚莲、益母草、半夏、板蓝根、百合、淫羊藿、白及、苦参、玉竹、天...
15
二、道地药材及珍稀名贵药用资源
道地药材代表品种有:天麻、白及、天冬、黄精、杜仲、石斛、黔党参、吴茱萸、半夏、黄柏、何首乌、砂仁、花椒、五倍子、桔梗、艾纳香、南沙参、山慈菇等。 珍稀名贵药材代...
16
三、民族药资源
民族药资源代表种类有:头花蓼、米槁、观音草、艾纳香、飞龙掌血、金铁锁、余甘子、黑骨藤、双肾草、天麻、马蹄金、九龙盘、连钱草、红姨妈菜、朱砂莲、血水草、血三七、四...
17
四、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种
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中药材品种有:赤水金钗石斛、德江天麻、大方天麻、顶坛花椒、连环砂仁、大方圆珠半夏、赫章半夏、剑河钩藤、遵义杜仲、罗甸艾纳香、雷山乌杆天麻、...
18
第四节 贵州中药材种植产业现状
...
19
一、中药材种植品种及规模
2015~2016年贵州中药材种植总面积(含野生保护抚育)达527万亩[其中木本类面积239万亩,草本类面积近254万亩,保护抚育面积近34万亩(1亩约为667...
20
二、中药材产量情况
2015~2016年贵州省中药材产量近220万吨,单品种达万吨以上中药材有33个,合计产量达到200万吨,占全部中药材总产量的93%;产量10万吨以上的品种有6...
21
三、中药材产值情况
2015~2016年贵州省中药材产值上亿元的品种达到25个,合计产值达到110亿元,占全部中药材总产值的87%;其中产值上10亿元的品种有天麻、太子参、半夏和生...
22
四、中药材种植区现状
依据贵州省《发展中药材产业助推脱贫攻坚3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贵州全省布局为黔北、黔东北中药材生产区,黔西、黔西北中药材生产区,黔西南、黔南中药...
23
第二章 环境对中药材生产的影响
中药材的生长发育依赖于周围的环境,环境条件是其生存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等因子。每一个环境因子对其生长都有适应范围,超过这个范围,栽培药...
24
第一节 光照对中药材生产的影响
光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能量,是其赖以生存的必需条件之一。光照主要影响植物两个方面:一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是植物的生长发育。90%以上的中药材需要通过光合作...
25
第二节 温度对中药材生产的影响
温度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之一,中药材只有在一定的温度区间内才能正常生长发育。植物的各物候期,如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休眠等均需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温...
26
第三节 水分对中药材生产的影响
水分是中药材栽培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它是原生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水分也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27
一、中药材栽培对水分的适应性
中药材根据其栽培时对水分的适应能力和适应方式,可划分成旱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水生植物。①旱生植物:能在干旱的环境中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具有高度的抗旱能力...
28
二、旱涝对中药材栽培的危害
1.干旱 干旱对植物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影响原生质的胶体性质和水合程度,增大透性,造成细胞内电解质和可溶性物质大量外渗,原生质结构遭受破坏;使细胞缺水,植物呈...
29
第四节 土壤对中药材生产的影响
土壤是直接影响中药材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的一个关键因子,是中药材生态环境系统中的限制因子,并具有供给和协调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的功能,影响着中药材的...
30
一、土壤质地
土壤按质地可分为沙土、黏土和壤土。沙土通气透水性良好,耕作阻力小,土温变化快,保水保肥能力差,易发生干旱,适宜种植于沙土的中药材有仙人掌、北沙参、麻黄等;黏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