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栽培技术
1.种植材料
生产上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无性繁殖以枝条扦插为主,选择当年生半木质化的嫩枝为好,也可用已木化的当年生枝条,或一至二年生、直径在0.5~0.8厘米的枝条作插穗,要求每条嫩枝穗条长5厘米,直径大于0.15厘米,带1~2个节,每条老枝穗条长20~30厘米,直径为0.5~3厘米,带3个节;有性繁殖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进行采种,9~10月采收黑色浆果或接近成熟的果实,连同小果枝一起剪回,堆积使其后熟,后熟过程中,注意保持一定湿度,约一周后,果皮完全变黑,将果实搓烂,用清水洗去果肉,漂去果皮,拌入5倍以上的湿润河沙或细土贮藏,栽种材料以籽粒饱满、无虫蛀、常温贮藏不超过1年的种子为佳。
2.选地与整地
(1)选地 种植地宜选择地势平坦、向阳,土壤较为深厚、肥沃疏松、无土传病害、有水源、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为宜。
(2)整地 种植地翻耕前3~5天浇水1次。打碎土块,整平耙细。每亩地施堆肥、秸秆或青杂草4000~5000千克,钙镁磷肥150~300千克。或做成宽1.3米的高畦,每穴施0.2~0.3千克菜枯饼及0.15千克复合肥或15千克农家肥。
3.种植
(1)扦插繁殖 ①扦插繁殖的季节:春、夏、秋3季均可进行,以夏季扦插育苗为佳。②插穗及行间距:每100根为一捆,用湿沙贮藏。株行距为20厘米×30厘米,每亩地育苗1万株。0.5厘米直径以下小插穗育苗,株行距可缩至5厘米×30厘米,每亩地育苗4万株。按30厘米行距开15~20厘米深的沟。③扦插及育苗:将插穗按株距均匀摆入沟内,填土、踏实,入土深度为插穗长度的1/2,直插、斜插均可。扦插3周后插穗开始生根发芽,翌年春天可将其起苗定植。夏季扦插,在采花后的雨季进行。选取生长健壮的当年生枝条,每100枝扎成一捆,枝条基部放入50毫升/升的NAA和IBA混合激素溶液中浸泡12小时后扦插。扦插苗应注意遮阴、保湿,14天后开始生根萌芽;秋季扦插多在9月进行,方法与夏季扦插同。翌年春季定植栽培。
(2)种子繁殖 ①催芽:前40天催芽,即将种子放在温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与3倍量的湿沙层积,当50%的种子裂口处露白时,筛出种子进行条播。②行间距:条距20厘米,开浅沟,以10厘米×30厘米的株行距,每亩地育苗2万株。③播种及育苗:均匀撒种子于沟内,压实,播后覆土1~2厘米,并盖稻草,浇水保湿。15天内幼苗出土,揭去盖草,加强肥水管理。当年秋季或第2年春季幼苗可定植。每亩播种量1~1.5千克。于早春萌发前或秋冬季休眠期进行。在整好的栽植地上,按行株距150厘米×120厘米挖穴,宽深各30~40厘米,每穴栽壮苗1株,填细土压紧、踏实,浇透水。成活后,整形修剪,使匍匐藤形成直立单株的矮小灌木。
(3)分株繁殖 种植翌年,植株周围都能萌发根蘖苗。春季结合施肥时断根,在断根愈伤组织处生长出根蘖苗,于夏、秋季的雨天,刨出幼苗,移栽。
4.苗圃管理
(1)浇水 苗木扦插当天浇透水,隔2~3天浇水1次,连续3~5次,生根以后可适当减少为每10~15天浇水1次。
(2)追肥 扦插苗15~20天生根,这时,每一亩地可撒施尿素2.5~3千克,40天以后追肥量可加大到8~10千克。
(3)中耕 初次中耕要离插穗5厘米远,不可太深,苗木进入旺盛生长期后,中耕深度可适当加深。
(4)苗木管理 新发枝长到25~30厘米高时,及时摘心。
5.田间管理
(1)松土除草 栽植后的前3年,每年进行3~4次除草,即发出新叶时进行第1次;7~8月进行第2次;秋末冬初前最后一次,并在该时期进行松土、培土。3年后减少除草次数,每年春季2~3月和秋后入冬前培土。每4年深翻1次,深度40~50厘米。松土时,距主干20~30厘米先出沟,依次外延,将表土和基肥混合翻入地下,整平地面。
(2)施肥 每年10~11月底,将植株周围30厘米的土壤深翻,每墩施入有机肥5~10千克、过磷酸钙0.1千克,整成四周高、中间低的凹槽形。头茬花采摘后及时追施速效肥。①基肥:结合每年深翻挖槽,于沟槽内均匀施撒有机肥料,并将挖出的土回填于沟槽内,耙平地面。施肥量可根据植株大小而定,较大的植株每株施土杂肥5~6千克、尿素50~100克,小植株可适当减少。以每穴施0.15千克枯饼肥或腐熟农家肥5千克为宜。②追肥:追肥需结合中耕除草、培土进行。三年生以上的植株,开花前后在树冠周围开环状沟,每株追施磷酸二铵0.05千克或0.1千克,施后用土覆盖肥料,厚至5厘米。花芽分化时,于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采花后,可追施尿素1次。
(3)浇灌 春季萌动时浇水1~2次,秋后浇水1次。
(4)整形修剪 冬剪依据“旺枝轻剪、弱枝重剪、枝枝都剪” 的原则。壮枝宜轻剪,一般保留8~10芽;弱枝保留3~5对芽。剪除全部细、弱、病和缠绕枝、交叉枝。定植后的幼龄花株,以培养株型为主,留3~5个主杆。夏剪可提高二三茬花产量,使采花时间相对集中。
6.病虫害防治
(1)白粉病 发病初期及时处理病残株;发生期用50%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
(2)褐斑病 发病初期剪除病叶,用1∶1.5∶200倍波尔多液喷洒,每7~10天喷洒1次,连续2~3次。
(3)炭疽病 清除残株病叶,及时集中烧毁,移栽前采用1∶1∶(150~200)倍波尔多液浸苗5~10分钟。发病期喷洒65%代森锌500倍液或50%胂·锌·福美双800~1000倍液。
(4)锈病 采集花后,及时清除枯叶、病叶,并集中烧毁;发病初期喷洒25%三唑酮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洒1次。
(5)叶斑病 及时清除病叶,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5%甲霜灵800~1000倍液连续喷洒2~3次。
(6)蚜虫 清明和谷雨时各喷1次40%乐果乳剂800~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
(7)虎天牛 成虫5月中、下旬产卵,于产卵期用50%辛磷酸乳油600倍液,50%磷胺乳液1500倍液喷雾,每7~10天喷1次,连喷数次;5月上旬和6月下旬,当幼虫蛀入茎秆之前,喷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各1次,用糖醋液(糖∶醋∶水∶敌百虫=1∶5∶4∶0.01)诱杀成虫;剪除根枝,集中烧毁。
(8)尺蠖 冬季清洁田园,发现幼虫即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95%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施,也可用20%氰戊菊酯2000倍液或溴氰菊酯1000~2000倍液喷雾。
(9)豹蠹蛾 及时清理树枝,收花后,7月下旬至8月上旬结合修剪,剪掉有虫枝;于7月中、下旬幼虫孵化盛期,用加入0.3%~0.5%煤油的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或用注射器从蛀孔注入40%乐果乳油原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