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栽培技术
1.种植材料
生产上以种子育苗移栽为主。选择20~30年树龄、无病虫害、未剥过皮的健壮母株采种,于10~11月收集淡褐色或黄褐色、饱满有光泽的种子。
2.选地与整地
(1)选地 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向阳、土壤湿润、排灌方便、富含腐殖质、无育苗史的地块作为育苗地。选择地势向阳的山脚、山坡中下部以及山谷台地作为造林地,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壤土为好。
(2)整地 育苗地应于冬季深翻,将土块打碎,清除杂草及石块。苗床整细耙平后做成高12~18厘米,宽1.2米的畦。移苗穴按株行距(2~2.5)米×3米,深30厘米,80厘米见方挖穴,穴内施入土杂肥2.5千克、饼肥0.2千克、过磷酸钙0.2千克等。
3.种植
(1)种子催芽处理 ①沙藏催芽:播前45~50天进行沙藏,沙藏前先用35~40℃温水将种子浸泡24小时,捞出后与备好的干净粗沙按1∶3或1∶5的体积比充分混匀,控制种沙湿度以手握成团,手松即散不滴水为度。②温汤浸种:将干藏的种子用60℃的热水浸种,搅拌至热水变凉,继续浸泡2~3天,每天换20℃温水1次,捞出晾干后即可播种。③赤霉素处理:将干藏的种子用30℃的热水浸种15~20分钟,捞出种子置于0.02%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24小时,捞出晾干立即播种。
(2)种子消毒 将处理后的种子,用0.2%~0.3%高锰酸钾溶液浸种处理2小时,然后将种子取出,密封30分钟,再用清水冲净,阴干至粒与粒之间不粘连。
(3)播种 冬播在11~12月,春播在2~4月。以条播法较好,具体操作是:按20厘米株行距开沟,沟的深度为3~4厘米,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地播入沟内,然后把备好的细松土覆盖在种子上,盖土厚度2~3厘米,每公顷播种量在60~65千克为佳。
(4)间苗 按株距8~10厘米间苗,间苗宜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用硬竹片轻轻挑出,间出的苗应及时移栽。栽后浇水,7~10天后用尿素点浇肥1次。
(5)移栽 幼苗在育苗地生长一年后,于第2年春季叶芽萌动之前进行定植移栽。选择苗高100厘米左右的无病苗,边起苗边移栽。移栽前先在挖好的穴底施入适量腐熟的农家肥,每穴施入磷酸二铵500克,与底土搅拌在一起,栽植深度以略高于原土痕迹为宜。
4.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每年进行2次中耕除草。第1次在4~5月份,第2次在7~8月份,除草宜浅。对于土壤黏重、板结的林地,从栽植后第2年开始进行深翻,以后每隔1年进行1次。
(2)修剪 修剪有利于养分集中,促进主干和主枝生长。对于幼苗,把离地面10厘米的细小树枝剪掉。当树高3~4米时,剪去主干顶梢和密生枝、纤弱枝、下垂枝。
(3)施肥 在苗期一般施3次肥,苗高6~10厘米、6月和8月时各施肥1次,每公顷施尿素10千克。定植后,每年春季按每公顷施圈肥1000~1500千克,并加草木灰适量。
(4)灌溉 播种后35~50天内萌芽出土,此时应防烈日和干旱。如遇到天旱时,须上午10时以前或下午4时以后浇水。浇水次数应根据旱情而定,每次要灌透。雨季要清理排水沟,及时排除积水。新梢生长期、休眠期各灌1次,剥皮前3~5天灌1次,灌水要结合追肥进行。
5.病虫害防治
(1)立枯病 播种前每亩地用1千克恶霉灵撒于苗床消毒;发病期,用75%百菌清可湿粉剂600倍液喷洒幼苗根及地面;在幼苗出土后30天内,用0.5%等量式波尔多液每10天喷洒1次,30天后用1.0%等量式波尔多液每15天喷洒1次,2~3次即可。
(2)根腐病 选择土壤疏松、排灌条件良好的地块育苗,实行轮作;播种前,每亩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1千克撒于畦面;播种时,精选优质无病种子,催芽前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病初喷施50%托布津400~800倍液或50%胂·锌·福美双500倍液浇灌病区。
(3)叶枯病 冬季清除落叶枯枝,病初及时摘除病叶;发病时,用50%多菌灵5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64%恶霜·锰锌500倍液交替喷施2~3次,间隔7~10天;发病初期和高峰到来之前可用65%可湿性代森锌500~600倍液或600~800倍多菌灵液喷洒,每隔10天1次。
(4)角斑病 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发病初期喷施1∶1∶100倍波尔多液,连喷2~3次,间隔期7~10天。
(5)褐斑病 秋后清除落叶枯枝,集中烧毁,减少病原传染;发病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托布津400~600倍液、50%胂·锌·福美双400~600倍液、65%代森锌600倍液交替喷施2~3次,间隔期7~10天。
(6)灰斑病 发芽前,用0.3%五氯酚钠喷杀枯梢上越冬病原;发病初期,喷洒50%托布津、50%胂·锌·福美双400~600倍液或25%多菌灵1000倍液。
(7)枝枯病 剪掉感病枝,伤口用50%胂·锌·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00倍液喷雾或用波尔多液涂抹剪口;发病初期可喷施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
(8)豹蠹蛾 在幼虫活动期(3~10月)清除、烧毁林中已折断及已被害未断的枝干;害虫产卵期间用白涂剂(生石灰15千克,食盐0.5千克,加水45千克)涂刷树干,用白僵菌注入虫孔。
(9)刺蛾 人工消灭越冬茧,用黑灯光诱杀成虫;幼虫始发期摘除虫叶,喷40%乐果乳剂800倍液或用苏云金杆菌剂防治。
(10)木蠹蛾 人工捕杀或将二硫化碳注入树干虫孔内毒杀,再用黏土封口;利用成虫的趋光性,以黑光灯诱杀成虫;用磷化铝片剂堵塞虫孔,熏杀幼虫。
(11)小地老虎 春耕前进行精耕细作,或在初龄幼虫期铲除杂草,可消灭部分虫、卵;用糖、醋、酒诱杀液或甘薯、胡萝卜等发酵液诱杀成虫;用泡桐叶或莴苣叶诱捕幼虫。
(12)茶翅蝽象 主要在夏季或越冬期进行人工捕捉成虫消灭;果实危害严重时,可喷施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