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播种
1.播种前处理
一般有清选、晒种、消毒、浸种4种处理方法。①清选:播种前应除去混杂在种子中的其他植物种子、废种子及其他杂质,常用的方法有筛选、水选、风选、粒选等。②晒种:将在播种前清选的种子翻晒1~2天,使种子干燥程度均匀一致,增加种子透性,保证浸种吸水一致,促进种子内酶的活性,提高生活力,这对杀菌防病也有一定作用。③消毒:普通种子在播前不必消毒,对一些易感染病虫危害的种子,如薏苡种子,采用2%~2.5%硫酸铜水溶液浸种10分钟,可防治黑粉病;常用消毒的药剂有高锰酸钾、石灰、链霉素、波尔多液、多菌灵、代森锰锌、敌百虫、福美锌、敌磺钠等。④浸种:大多数较容易发芽的种子,用冷水或温水(40~50℃)浸种12~24小时后播种,如大黄、甘草、白术、防风等种子。种皮坚硬、致密或附有亲脂性成分的种子,因吸水慢,可先用50~70℃的热水浸烫,在8分钟内降至25~35℃,再浸种24~48小时,如皂角、使君子等种子。
2.播种期
一年生、耐寒性又差的中药材,通常在春季晚霜过后播种,如薏苡仁、紫苏、板蓝根、决明子等。二年生的中药材一般在酷暑过后秋凉时进行,如水飞蓟、牛蒡子、红花等。木本中药材一般宜春播,但一些硬粒种子,如乌梅、山茱萸、厚朴等以冬播为好。种子微小和生命力短的种类,如细辛、十大功劳、白英等种子宜随采随播。
3.播种方式
一般有撒播、条播、穴播这3种方式。①撒播:将种子均匀地撒于畦面上,该法多适用于细粒种子及大量播种,如板蓝根、怀牛膝等。其缺点是幼苗拥挤,光照不足,通透性差,易徒长和发生病虫害,同时也浪费种子。②条播:将种子成行、均匀地播入苗床畦面上,其幼苗生长健壮,且便于管理,多数中药材采用此法播种。③穴播:按一定的行株距挖穴,直接将种子播入穴内,此法适于大粒或贵重药材种子的播种,如厚朴、三七、丁香等。
4.播种深度
根据种子特性、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灵活掌握覆土厚度。黏质土壤宜浅,沙质土壤宜深;多雨湿润时宜浅,干旱季节宜深;易发芽的种子宜浅,难发芽的种子宜深;催芽种子宜浅,未经催芽的种子宜深;细小种子宜浅,大粒种子宜深;双子叶植物宜浅,单子叶植物宜深;播种后盖草的宜浅,不盖草的宜深。
5.播后管理
播种初期,土可稍湿润,以供种子吸收水分,有利长根;中后期水分不可过多,否则影响幼苗出土生长。对幼苗期喜阴的中药材,在苗期应搭棚遮阴,防止强光直射,降低地面土温,减少水分蒸发,促进幼苗生长健壮,减少苗期病害。早春低温或多雨季节,播后应覆盖杂草,以防雨水冲刷。待种子萌发出土时,应立即除去覆盖物,以利幼苗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