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采收加工

四、采收加工

1.采收

一般在栽后2~3年的8月中旬至9月上旬采挖。开挖前需先割去地表茎蔓,在晴天土墒适宜时,用锸角锄从一侧开挖,注意尽量不将根条挖破或挖断。挖出根后先去掉残茎,抖去泥土,符合商品质量要求的均运回加工。

2.加工

(1)晾晒 新鲜党参运回后,及时薄摊于地面晾晒,除去部分水分。晒至根条发软、折弯不断时,在地上揉搓3~5分钟,使根条更加柔软,同时脱除部分根毛、泥土,就地继续晾晒。晒至根条温热(30~40℃),然后上堆,上面覆盖塑料薄膜在日光闷晒,增加根柔软程度,以便揉搓理条。在晾晒之前切勿大量地堆放,以防发热霉烂。

(2)一次揉搓理条 当参条晒至缠绕手指不断时,先将党参理成直径约5厘米的小把,然后在木板上左手紧握党参头部(芦头),右手从头至尾顺势反复揉搓8~10遍,再将芦头部分搓8~10遍。搓时注意根条用力不可过猛,否则会使皮肉搓离,降低品质。揉搓过程中要抖去搓掉的根毛、泥土等,并使根条顺直。

(3)上帘晾晒 将第1次揉搓理条后的党参均匀铺放在竹帘上,而后放置于阳光下晾晒。竹帘一般要离地表50厘米以上,可用木杆或竹竿支起,以便通风。铺放党参时使其排列成“覆瓦状”,即用后一排的芦头盖严前一排的尾须,便于头尾干燥均匀,同时要避免较细的尾须过早干枯而在以后的揉搓中折断。若遇阴雨天气无法晾晒,可将党参置于炕房内,用炭火烘至5成干,温度保持在40~50℃。

(4)二次揉搓理条、晾晒根条 晾晒或烘烤一两天后,趁参体柔软时再次揉搓理条,同时抖掉碎屑与尘土,使根条处于饱满、柔软、端直状态。二次揉搓理条后,继续如前匀摊于竹帘上晾晒,或于室内用炭火保持50~55℃烘至8成干。要注意温度不可过高,防止出现“走油” 现象。

(5)三次揉搓理条、晒干 三次揉搓是对党参进一步整形,使其外观符合“泥鳅头、鸡皮皱、菊花心、笔杆型” 标准。三次揉搓理条后,将党参仍均匀平铺于竹帘上晒干,或55~60℃烘干。

(6)分级包装 党参成型后,按不同级别,将头尾理顺后交错装入编织袋或木箱中,置阴凉、通风、干燥处保存,防止虫蛀变质。

党参加工以晒干为宜。但贵州阴雨天多,尤其秋季更甚,因此党参可用无烟微火烘干,温度控制在25~30℃为宜,也可利用烤烟房烘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