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及根茎类药材

一、根及根茎类药材

根及根茎为植物贮藏器官,当地上植株开始生长时,往往会消耗根和根茎中贮藏的养分,此类中药材一般以根及根茎紧实、根条直顺、少分叉、粉性足的质量较好,采收季节多在秋冬或早春,待其生长停止、花叶凋谢的休眠期及早春发芽前采收。大部分品种春季发芽前采收为最适时期。但也有例外情况,如黄连、党参等在秋季采收,太子参、半夏等在夏季采收,葛根在秋末或冬季采收。一般而言,在春季采收的有:丹参、虎杖、赤芍、地榆、苦参、远志、白蔹、独活、前胡、藁本、防风、柴胡、白薇、紫草、射干、莪术、黄芩、南沙参、桔梗、紫菀、三棱、百部、黄精、玉竹等;在夏秋采收的有:太子参、附子、川乌、贯众、川芎、半夏、川贝母、浙贝母、麦冬等;在秋季采收的有:黄芪、防己、威灵仙、黄连、升麻、商陆、常山、当归、羌活、北沙参、龙胆、白前、徐长卿、地黄、续断、党参、香附、白附子、重楼、天冬、山药等;在冬季采收的有:天麻、大黄、何首乌、牛膝、板蓝根、玄参、天花粉、白术、泽泻、天南星、木香、郁金等。

根及根茎类中药材采收时多采用掘取法,一般选择晴天土地较松软时挖取。采挖时尽量保证药用部位完整,避免受伤破损,影响药材外观及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