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大自然(小班)

拥抱大自然(小班)

课程板块 生命与自然 课程途径 集体教学活动

适用年段 小班(下学期) 活动领域 科学

活动设计 陈 萍 张 泽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认识大自然。

2.愿意亲近大自然。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户外——美丽的小花园、有大树的场景。

活动过程

1.摸摸自然

(1)请幼儿二人一组,一位用布蒙住眼睛,由另一幼儿搀扶他触摸自然花草,感觉一下大自然中各种东西,是干燥的,还是潮湿的?是硬的,还是软的?

(2)交流:你摸到什么东西?(土是湿湿的,花是软软的,小草尖尖的。)有怎样的感觉?(土地摸上去很舒服。)

小结:大自然有湿漉漉的草地,柔软的小花,粗糙的树皮,硬硬的树枝和石子。

2.听听自然

(1)请幼儿将眼睛,仔细听周围的声音。请你闭上眼睛,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听一听自然的声音。

(2)交流:你听到了什么?(鸟叫,水声。)

小结:大自然有风吹的声音,鸟叫的声音,水流的声音。

3.找找自然

(1)集体观察一棵大树。

(2)提问:哪些动物是把这棵树当成“家”的?其中树上有哪些动物?(小鸟。)树下又有哪些动物居住吗?(蚂蚁、毛毛虫。)

小结:当我们走近一棵树,你会发现,它是很多小动物的家,有小鸟、蚂蚁、毛毛虫、蚯蚓等,大树妈妈保护它们不被风吹雨淋,也给它们提供食物。

4.游戏:呼吸树

(1)让幼儿在大树荫下作深呼吸,自由地与幼儿讨论树的功能。

(2)思考:除了是小动物的家之外,大树还能帮助我们什么?(它可以供人们遮荫遮雨,上面会结出好吃的果子。)

(3)介绍玩法:在空地上由部分幼儿扮演树木,以各种姿势站立;另一部分幼儿扮演各种动物,教师则当砍树的樵夫。“动物”们只有站在“树”的旁边才能呼吸5秒钟(即慢慢数五下),然后要用手捏住鼻子与闭气直到跑到另一棵树旁才能呼吸(因为每棵树释放出来的“氧气”有限)。当幼儿在大树之间移动时,教师开始“砍树”,被砍倒的“树”要假装倒下,这样动物就不能再靠近那棵树呼吸了。

(4)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觉。

小结:原来树还可以使空气清新。如果没有树草,空气会越来越脏,大家会非常难受。所以,我们要好好爱护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