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彭玲艺.生命关怀课程实践中的必要关照[D].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3.

[2]邵小佩.幼儿园生命关怀教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2.

[3]王晓虹.生命教育论纲[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5.

[4]博伊德,等.西方教育史[M].任宝祥,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36-37.

[5]蒙田.我知道什么呢:蒙田随笔集[M].辛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88:142.

[6]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21.

[7]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28.

[8]弗兰克·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吕明,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76.

[9]史怀哲.敬畏生命[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9.

[10]燕国材.中国心理学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46-47.

[11]燕国材.中国心理学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31.

[12]吴增强,等.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8-11.

[13]孙效智.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哲学杂志,2001,(35):4-31.

[14]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88-192.

[15]张丽娟.学前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56.

[16]潘庆戎,等.幼儿心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154-158.

[17]胡平,等.依恋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学动态,2002,(08):45-46.

[18]广州市第二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16.

[19]刘文.蒙台梭利儿童个性发展与教育理论[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104-107.

[20]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33.

[21]李季湄,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52.

[22]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7.

[2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2.

[24]卡洛·罗韦利.七堂极简物理课[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