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幼儿行为表现
1.片段一
上午是中大班混龄运动。活动过半,其他班的幼儿跑来对我说:“老师,那个穿绿衣服的小朋友用沙包丢我。”我一看正是瑄瑄。我问:“你为什么要用沙包丢别人呢?”瑄瑄激动地说:“因为他到处乱丢,还抢走了我的沙包。”我看着瑄瑄的手指向了他身后堆成“小山”的沙包:“你觉得拿沙包丢别人对吗?”瑄瑄摇了摇头。“沙包是用来投掷的,如果都给你堆成了小山,不就没人来场地运动了吗,大家一起玩才开心呢,你说呢?”瑄瑄点了点头,和小伙伴道了歉。
运动结束后,我对瑄瑄的行为进行了思考,发现我忽视了规则的建立,从而导致幼儿在运动过程中,产生问题矛盾,从而引起争吵。
于是,我和班级幼儿一起讨论,运动器械的玩法以及规则。当我们讨论“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发生争抢怎么办”时,瑄瑄举起手来:“要好好和小朋友商量,不能去打别人。如果小朋友不听,可以告诉老师。”我立即对瑄瑄的回答给予肯定,并把他的建议列入规则内。在接下来的几天活动中,瑄瑄和其他幼儿有商有量,攻击性行为有明显的降低。
2.片段二
幼儿搬小椅子准备上课了。这时,蕾蕾因为动作慢,没有地方放她的小椅子。蕾蕾按照之前老师教的方法,把小椅子搬到瑄瑄旁边,试图让瑄瑄顺移一个位子,她就可以坐回原来的座位了。蕾蕾说:“请你坐过去一个。”瑄瑄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没有反应。
我看了对瑄瑄说:“蕾蕾让你坐过去一个呢!”瑄瑄叉着腰皱眉说:“这是我的椅子,我为什么要让给她?”蕾蕾说:“瑄瑄,我再也不要和你做好朋友了。”这一切我看在了眼里。
今天集体活动是“找朋友”。到了游戏环节,我请幼儿两两找到自己的好朋友。音乐结束后,只有蕾蕾和瑄瑄落了单。我想,这正是一个让他俩和好的好机会。
我问瑄瑄:“你怎么不找蕾蕾做朋友呢?”瑄瑄说:“她刚才不是说不要和我做朋友吗?”我建议道:“那你和蕾蕾道歉不就好了吗?”瑄瑄听了,跑过去和蕾蕾说:“对不起,上次是我不对。”蕾蕾笑了笑,和瑄瑄手牵手。
3.片段三
美工室活动时间,我让幼儿两个人合作用一支笔画一幅花朵。只看瑄瑄马上坐在位置上拿了一张纸,可是笔已经被其他小朋友拿走了。“瑄瑄,我有笔你有纸,我们一起来画花朵吧?”骐骐高兴地对瑄瑄说。“可是,我只想自己画,你把笔给我吧!”瑄瑄嘟着小嘴巴。他和骐骐似乎产生了争执。
我走过去说:“你们决定好了吗?”瑄瑄一脸不愉快地说:“老师,我想一个人画花朵,骐骐不同意。”我笑笑说:“你们可以一起画,各自分配一下自己的任务。”显然最后没有成功。音乐结束后,我请瑄瑄找一下原因,瑄瑄自己也意识到,因为没有商量,时间不够,所以最终没有成功完成任务。
活动结束后,我和幼儿讲述了故事《我们和好吧》。瑄瑄今天似乎听得特别认真。幼儿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一波接一波,便问:“猫猫小姐不愿意给她的好朋友花花玩玩具,但是,花花却愿意给猫猫小姐玩玩具说明什么呀?”很多幼儿都主动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这时,我留意到坐在最前面的瑄瑄也跃跃欲试的样子,我马上请他回答。他说:“因为花花知道好东西要分享。”我夸奖了他。
第二天,瑄瑄带来好多玩具,还说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玩具。我和幼儿拍手,鼓励瑄瑄愿意和小朋友大方的分享自己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