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其一,家长对生命启蒙教育的认识整体情况比较好,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家长对幼儿生命启蒙教育的意义、内涵了解程度知之一般,甚至一点儿也不了解;有的家长很少对幼儿进行生命启蒙教育;教师、家长两者在幼儿生命教育中的比重认识存在偏差。
其二,家长很认同幼儿园开展生命启蒙教育的课程,也十分愿意在家庭中开展生命启蒙教育。但是,家长在家庭中开展幼儿生命启蒙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是:内容和途径的选择、方法的运用、时间的确保等方面。幼儿园缺乏整体规划与系统构架。
2.思考与建议
(1)提高家长对幼儿生命启蒙教育的重视,明确幼儿期开展幼儿生命启蒙教育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家长只有具备正确的生命启蒙教育观,才能更好地开展生命启蒙教育。幼儿园需要帮助家长了解:幼儿生命启蒙教育是幼儿接触生命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幼儿认识生命、关注生命的起点。通过对幼儿进行生命启蒙教育,帮助幼儿建立认识自我的意识,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尊重一切生命的存在,乐于交往,懂得正确的情绪表达与表现,形成良好的健康的个性品质。幼儿园可以利用“家庭教育工作坊”加强家委会成员对生命启蒙教育理论的学习。被培训后的这些家长可以借助微信、QQ群等媒体平台进行口口相传,让更多的家长形成正确的生命教育观,为家园互动中开展生命启蒙教育课程打下基础。
(2)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参与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配合,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这不仅给我们幼儿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折射出了一个教育观念,就是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利用好家长资源,使家长不仅是教学成果的检查者,更是教育活动的参与者。
因此,针对教师、家长两者在幼儿生命教育中的比重现状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教师要重视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并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可以通过座谈会、家长会、分层约谈、每周家园活动栏等多种方式,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特色课程正在做什么,主动寻求家长的参与,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生命启蒙教育。
(3)针对家长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生命启蒙教育实施的困惑,幼儿园的科研团队需构建一套家长能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生命启蒙教育的操作手册。
例如,手册中可以让家长知晓每月幼儿园安排的生命启蒙教育内容实施动态,教育的重点、难点;家长配合教育的要点提示;通过亲子互动教学活动案例,形成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交流平台,探讨教育方法、畅谈教育感想,分享教育感想和成果。帮助家长在家庭中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多元的途径、有趣的方法、合理的时间,对幼儿进行生命启蒙教育,增强家庭教育的实效性。
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接受幼儿生命启蒙教育的主要场所。幼儿园教师要将家长视为合作伙伴和幼儿教育重要的人力资源,在相互尊重、平等互惠的原则下真诚合作。幼儿园可以指导家长充分认识家庭的教育价值,主动积极地利用各种教育环境来影响幼儿。教师可以借助家长的不同职业、不同的文化背景,为幼儿园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多方位的支持。家园合作需要一致性、连续性、互补性,才能为幼儿园生命启蒙教育特色课程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