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出版説明

凡 例

論文

孔學直詮談(十二月十四日朝會與同學談話)

“阿彌陀佛”之教育觀爲潘生進一解

(一)何謂阿彌陀佛

(二)阿彌陀佛從何而來

(三)阿彌陀佛如何持誦

《莊子》閒談

讀鳩摩羅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題記

六朝經學流派並所著經注經説考

墨辯學考略

《鬼谷子校讀記》叙録

讀莊子《南華真經》卷頭解題記

讀《韓非子》卷頭解題記

周秦諸子聚訟記疏證

(甲)孟子

張子之學(國文系第二次學術演講)

從讀書方法以勘朱陸異同而折衷於孔子爲大學讀者進一解

專著

論語約纂

《論語孟子約纂》叙例

《論語約纂》卷甲

正名第一

補 遺

《論語約纂》卷乙

論學第二

《論語約纂》卷丙

行己第三

《論語約纂》卷丁

接物第四

孟子約纂

孟子叙略

《論語孟子約纂》叙例

《孟子約纂》卷甲

原性第一

《孟子約纂》卷乙

存心第二

《孟子約纂》卷丙

養氣第三

《孟子約纂》卷丁

教學第四

《孟子約纂》卷戊

尚友第五

《孟子約纂》卷己

辨諸子第六

《孟子約纂》卷庚

論政第七

佛經講義

一 佛學概論

二《觀世音經》

三《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讀《莊子·天下篇》疏記

總 論

墨翟 禽滑釐 宋鈃 尹文

彭蒙 田駢 慎到 關尹 老聃

莊周 惠施 公孫龍

附:太史公談《論六家要指》考論

名家五種校讀記

《尹文子》校讀記(上海涵芬樓景印正統道藏本)

大道上

大道下《群書治要》題作“聖人”。

佚文

尹文子傳

後叙

《鄧析子》校讀記(指海本)

原序

無厚篇

轉辭篇

鄧析子别傳

後叙

《慎子》校讀記(守山閣本)

因循慎懋賞本《内篇》第二條無題。

民雜慎懋賞本《内篇》第三條無題。

知忠 此篇雜見慎懋賞本《内篇》第九條、第十四條,而文有異同。百子全書本脱,此依《治要》補。

德立慎懋賞本《内篇》第四條無題。

君人慎懋賞本《内篇》第五條無題。

君臣 此篇慎懋賞本、百子全書本脱,此依《治要》補。

權勢 慎懋賞本《内篇》第六條無題。《群書治要》入本書《威德篇》,見《韓非子·難勢第四十》引。〇以下守山閣本無。

君法 慎懋賞本《内篇》第七條,亦見《鄧析子·轉辭篇》,《藝文類聚》五十四,《太平御覽》六百三十八,并引作《慎子》。

尚賢慎懋賞本《内篇》第十三條,節録《墨子·尚賢》上、中、下三篇文。

賞罰慎懋賞本《内篇》第十五條,亦見《賈誼篇》第十五條,亦見《賈誼新書·大政下》。

任法慎懋賞本《内篇》第十九條。

禮大 慎懋賞本《内篇》第二十七條。

王公慎懋賞本《内篇》第二十九條。

食道慎懋賞本《内篇》第三十條,節録《墨子·魯問篇》文。

法生慎懋賞本《内篇》第三十一條,後半見《列子·湯問篇》張湛注引。

傅楚慎懋賞本《内篇》第三十二條,節録《戰國策·楚策》文。

仕魯慎懋賞本《内篇》第三十三條,録《孟子·告子》文。

侍趙慎懋賞本《内篇》第三十四條,録《戰國策·趙策》文。

難騶慎懋賞本《内篇》第三十五條,録《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劉向《新序·雜事第二》文。

大體慎懋賞本《外篇》第一條,録《韓非子·大體第二十九》文。

耕戰慎懋賞本《外篇》第五條,録《韓非子·五蠹第四十九》文。

辭過慎懋賞本《外篇》第六條,録《墨子·辭過第六》全文。

成棺慎懋賞本《外篇》第八條。

愚不肖慎懋賞本《外篇》第十四條,録《鬻子·道符五帝三王傳·政甲第二》文。

讓王慎懋賞本《外篇》第十六條,録《莊子·讓王第二十八》文。

知善慎懋賞本《外篇》第十七條,録《韓詩外傳》文。

樂生慎懋賞本《外篇》第二十條,録《尹文子·大道下》文。

通道慎懋賞本《外篇》第二十八條,雜録《列子·楊朱第七》、《莊子·盜跖第二十九》文。

畜士慎懋賞本《外篇》第三十三條,節録《墨子·貴義第四十七》文。

尚樂慎懋賞本《外篇》第三十四條,節録《吕氏春秋·仲夏紀·古樂》文。

寶義慎懋賞本《外篇》第三十六條,節録《墨子·耕柱第四十六》文。

公父文伯慎懋賞本《外篇》第四十六條,節録《國語·魯語》文。

三樂慎懋賞本《外篇》第五十條,節録《列子·天瑞第一》文。

聖壽慎懋賞本《外篇》第五十三條,録《賈誼新書·修政語下》文。

伐國慎懋賞本《外篇》第五十四條,節録《管子中匡第十九》文。

慎子傳

後序

《惠子》徵文記

惠子傳

《公孫龍子》校讀記

迹府第一

白馬論第二

指物論第三 馬驌《繹史》次在第五。

通變論第四 馬驌《繹史》次在第三。

堅白論第五 馬驌《繹史》次在第四。

名實論第六

公孫龍子傳

後叙

老子《道德經》解題及讀法

一、老子

二、老子《道德經》

三、《道德經》之本子

四、《道德經》之讀法

第一,通其指意。

第二,審其篇章。

第三,旁籀諸子。

第四,會覈衆注。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章句信解

惺白居士題語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解題及其讀法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章句信解

説經因由分第一

不住於相分第二

無有定法分第三

信解受持分第四

通達無我分第五

皆大歡喜分第六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解題及其讀法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章句信解

提綱分第一

照空分第二

度苦分第三

説咒分第四

校訂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