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忠 此篇雜見慎懋賞本《内篇》第九條、第十四條,而文有異同。百子全書本脱,此依《治要》補。
【校勘】然則孝子不生慈父之家《治要》“家”作“義”,此依唐馬總《意林》改,慎懋賞本亦作“家”。和順以事其上《治要》“和”字之下“順”字之上有“吏,人務其治而莫敢淫偷其事,官正以”十五字,此删。廊廟之材,蓋非一木之枝也慎懋賞本“廊廟”二字倒,無“蓋”字、“也”字。粹白之裘,蓋非一狐之皮也《治要》“粹”作“狐”,此依《意林》。《意林》“皮”作“腋”,此依《治要》。慎懋賞本無“蓋”字、“也”字。
【提要】非忠臣之欲忠者,不絶世,而君未得寧。其上無遇比干、子胥之忠而毀瘁主君於闇墨之中,遂染溺滅名而死。由是觀之,忠未足以救亂世,而適足以重非,何以知其然?曰父有良子而舜放瞽瞍,桀有忠臣而過盈天下。然則孝子不生慈父之家,而忠臣不生聖君之下。故明主之使其臣,忠不得過職而職不得過官,是以過修於身而下不敢以善驕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