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佛學概論

一 佛學概論

新會梁啓超言:“吾嘗論六朝隋唐之間,爲中國學術思想最衰時代!雖然,此不過就儒家一方面言之耳!當時儒家者流,除文學外,一無所事。其最錚錚有聞於世者,如王通、陸德明、孔穎達、韓愈之流;其於學術史中,雖謂無一毫之價值焉,可也!雖然,學固不可以儒家爲限,而在當日,儒家以外有放萬丈光焰於歷史上者,佛學是也!”佛學者,西域天竺之迦維衛國淨飯王太子釋迦牟尼所説。釋迦捨太子位,出家學道;勤行精進,覺悟一切種智而謂之佛;亦曰“佛陀”,亦曰“浮屠”,皆胡言也。華言譯之?佛者,覺也;將覺悟群生也。人身雖有生死之異;至於精神,則恒不滅。此身之前,則經無量身矣。身死,精靈不滅,隨復受形;生時所行善惡,皆有報應;故所貴行善修道,以鍊精神,以至爲佛也。

佛法大旨,在引導世人出生死輪回。蓋世人生不知來,死不知去,静言思之,何以忽而有我?未生以前,我在何處?既死以後,我往何所?茫茫昧昧。於是有智慧者出;自性内體究,破妄顯真,(破一切之虚妄,以顯真如平等之性。)忽如夢覺;六通具足,(六通者,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也。)得知過去世,曾經無量生死;或生天上;或生人間;或爲畜生;或墮地獄餓鬼;苦樂千差。未來世中,亦復如是,輪轉無窮。遍觀一切衆生,頭出頭没,無有了期;遂發大願,修菩薩道,自度度他;福慧圓滿,得成佛果。此佛之人生觀。

佛之宇宙觀,以爲天地之外,四維上下,更有天地,亦無終極;然皆有成有敗。一成一敗,謂之一劫。自此天地以前,則有無量劫矣。每劫必有諸佛得道,出世教化,其數不同。今此劫中當有千佛。自初至於釋迦,已化佛矣。其次當有彌勒出世;必經三會,演説法藏,開度衆生。由其道者有四等之果:一曰“須阤洹”;二曰“斯陁含”;三曰“阿那含”;四曰“阿羅漢”。主阿羅漢者,則出入生死,去來隱顯而不爲累。阿羅漢已上至菩薩者,深見佛性以至成道。每佛滅度,遺法相傳,有正象末三等淳醨之異。年歲遠近,亦各不同。末法以後,衆生愚鈍,無復佛教;而業行轉惡,年壽漸短;經數百千載間,乃至朝生夕死。然後有大水大火大風之災,一切除去之;而更立生人,又歸淳朴;謂之小劫。每一小劫,則一佛出世。

初天竺中,多諸外道,並事水火毒龍,而善諸變幻。釋迦之苦行也;是諸邪道,並來嬲惱以亂其心,而不能得。及佛道成,盡皆摧伏,並爲弟子。弟子,男曰“桑門”,譯言“息心”,而總曰“僧”,譯言“行乞”;女曰“比丘尼”。剃落鬚髮,釋累辭家,相與和居;治心修淨,行乞以自資;而防心攝行,僧至二百五十戒;尼五百戒。俗人信奉佛法者,男曰“優婆塞”,女曰“優婆夷”,皆去殺、盜、淫、妄言、飲酒,是謂五戒。

釋迦在世,教化四十九年,乃至天龍人鬼並來聽法,弟子得道以百千萬億數。然後於拘尼那城娑羅雙樹間,以二月十五日入般涅槃。涅槃亦曰“泥洹”,譯言“滅度”,亦言“常樂我淨”。

初釋迦説法,以人之性識根業各差,故有大乘、小乘之説。乘者,運載之義。求佛果爲大乘。求阿羅漢果、辟支佛果爲小乘。佛果者,謂開一切種智,爲盡未來際衆生化益之悟。阿羅漢果,與辟支佛果,雖淺深有别,然皆爲灰身滅智,歸於空寂。至是弟子大迦葉與阿難等五百人,追共結集,分爲經、律、論三藏:經説定學;律説戒學;論説慧學。後數百年有羅漢、菩薩相繼著論,贊明其義。然佛所説:“我滅度後,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三千年。”此則佛學之大凡也。

佛學之入震旦也,據别史所言:或謂“西漢時從匈奴得金人,實爲我國知有佛之嚆矢”。真僞第弗深考。其見於正史,信而有證者;則東漢明帝永平十年,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奉詔使天竺,寫浮屠遺範,與沙門攝摩騰竺法蘭白馬負經而歸,於是佛之教義始東漸。

迨三國之世,沙門支讖、支亮、支謙自月支來譯經。時人爲之語曰:“天下博士,無過三支!”魏嘉平二年,曇摩訶羅始以戒律來。當時道家言極盛,全國爲所掩襲;莫能奪也。

及晉代魏,有佛圖澄者,來自西域,專事譯經。東晉以還,名僧輩出,若道安,若惠遠,若釋道潛,若法顯,其尤著也。道安與習鑿齒等遊,專闡揚佛教於士大夫之間。惠遠開廬山,日夜説法;佛教講壇,實始於此,爲淨土宗之濫觴焉。法顯横雪山以入天竺求經,著《佛國記》;事在安帝隆安二年。

而是時北方一大師起,爲佛教史開一新紀元者,曰鳩摩羅什。羅什,龜茲國人;既精法理,且嫻漢語。以姚秦宏始三年始入長安,日夜從事翻譯。一切經論成於其手者,不知凡幾。門徒三千,達者七十,上足三人。道生、道融、僧肇、僧叡,其最顯者也。羅什之功德不一;而其最大者,爲傳大乘教。前此諸僧,用力雖劬;然所討論,僅在小乘耳。至羅什首傳三論宗宗義;譯《法華經》,開天台宗之先路;又譯《成實論》,實爲成實宗入中國之始。自茲以往,佛駝跋陀羅譯《華嚴》,是爲華嚴宗之開祖。曇無讖譯《涅槃》,是謂涅槃宗之開祖,而甚深微妙之義漸輸入,學界壁壘一新矣!

歷六朝迄隋以逮初唐,諸宗並起。菩提流支始倡地論宗。達摩始倡禪宗。真諦三藏始倡攝論宗,及俱舍宗,智者大師始倡天台宗。南山律師始倡律宗。慈恩三藏始倡法相宗。善無畏三藏始倡真言宗。

世尊涅槃時云:“大乘根器,端在東方。”佛滅度後,印度即無大乘。嗣後大法東來;無上妙諦,皆吾國古德之所發明宣揚也。於戲!基督生於猶太,而猶太二千年來無景教,景教乃盛於歐洲!釋尊生於印度,而印度千餘年來無乘教,佛教乃盛於中國!豈不異哉!豈不異哉!

佛家者言:“佛有三身:一釋迦佛;二大日如來佛;三彌陀佛。實一佛之德所流出之三體也。大日者,釋迦之法身;釋迦者,大日之化身也。”後世學者綜别諸宗;分爲釋迦教、大日教、彌陀教三類。惟真言宗屬大日教,淨土宗屬彌陀教,其餘皆釋迦教云。

茲講《觀世音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及《準提陀羅尼經》、《大悲陀羅尼經》;而不他及者,非以爲甚深微妙之義盡於此也,以五經者人人之所持誦也。儻諸生玩索而有得焉。世有優婆塞、優婆夷一心持誦,而未能深究妙諦者,即順應方便而爲説法。俾琅然於口者瞭然於心,或亦因勢利導之社會教育也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