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层面上,每一次危机也同样是危中有机

在国家层面上,每一次危机也同样是危中有机

小的如企业层面,每一次危机中都是危中有机;大的在国家层面,同样蕴藏着这一道理。“二战”前,美国经历了严重的经济萧条。“二战”后,美国是如何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为了振兴本土经济,美国人启动凯恩斯主义,也就是以宏观调控来刺激经济增长。“二战”后,美国经济陷入了新的难题,大量的库存无法消化。其他参战国呢?百业待兴,一片狼藉。主要代表是欧洲大国和备受打击的日本。当然还包括满目疮痍的苏联,以及经历战争的华夏。

欧洲需要复苏,日本需要复苏,全世界都需要复苏。当时美国经济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经历经济大发展后,产业需要升级。产业升级,就要把重污染、高能耗的产能输出。而这些,正是欧洲和其他经济体迫切需要的。

仓廪实而知礼节。人类首先要解决仓廪实的问题。当时只有美国仓廪实,并且多得有点不像话,需要把这些产能去库存。而其他经济体又没有这个购买能力,但需求很迫切,“马歇尔计划”就应运而生。

1948年,美国人为欧洲制订了一个援助计划。同年四月开始施行,持续了大约四年的时间,共有131亿美元拨给欧洲。当然,这里面有10%为有偿贷款,90%为无偿赠予。欧洲没有钱,我借给你,并让你买我的东西。这样美国的企业去了库存,欧洲经济因此而缓过气来,进入一个崭新的局面。大家是不是觉得美国很傻?这你就大错特错了,此举为美国货币成为世界货币奠定了基础。也就是说,美国以131亿美元的代价,获得了世界货币拥有权。作为欧洲的一员,苏联当年也想过申请这个计划,却被美国用苛刻的条件变相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