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站医院、预备医院
2025年11月01日
(二)兵站医院、预备医院
1930年11月第一次反“围剿”前夕,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建立了3个兵站处,负责办理红军给养和伤员后送事宜,这是中央苏区苏维埃政府建立最早的兵站。1931年5月下旬,第二次反“围剿”的广昌战斗前夕,红一方面军在洛口设立伤兵转运站,将广昌战斗中的伤员和病员经野战医院处理后送洛口伤兵转运站,再转送到小布红军后方医院。
1933年春,中央组建了战地工作委员会(简称“战委”),决定由总兵站指挥部领导兵站医院,兵站医院下设3—4个所,每个所有所长、政治指导员、医生各1人,看护15人,兵站医院主要负责转运伤兵过程中的伤情处置工作。至此,中央苏区逐步建立起“师绷带所—野战医院—兵站医院—后方医院”的伤员救护及后送体系。

图2-5 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的战场救护与指挥体系示意图
预备医院主要负责接收兵站医院的伤员和留治轻伤员,预备医院由“战委”直接调遣,医务人员则由中革军委总卫生部调配。兵站医院一般不接纳住院伤病员,其职责是根据伤员伤情,将伤员进行分流,把需要进行大手术的重伤员送往后方医院,需要紧急抢救的危重伤员或需要住院治疗的轻伤员则送往预备医院。预备医院的设置,解决了前方野战医院与后方医院距离过长的问题,是战场救护体系的重要补充,对缓解野战医院和后方医院的压力、提高救治效率、减少伤病员转送过程中的痛苦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