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一)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1952年,美国飞机多次侵入我国丹东、抚顺等地播撒带有病毒、细菌的昆虫,悍然对我国发动了细菌战争。为防御细菌战,毛泽东题词:“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在中央防疫委员会的带领下,借鉴苏区卫生运动的经验和做法,在全国掀起了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

爱国卫生运动是在党委政府领导下,由民众广泛积极参与的群众性卫生运动。周恩来曾指出,要“团结教育全国可用的医生护士及一切卫生人员,改造旧医生,使他们都能为中国人民的卫生、防疫、医疗、助产等工作服务”[13]。1957年9月20日,党的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爱国卫生运动的任务和目的:“除四害,讲卫生,消灭疾病,振奋精神,移风易俗,改造国家。”1958年2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就是通过群众运动的方式,从除“四害”做起,普及卫生常识,破除迷信,消灭各种疾病及其根源,促进人民的健康。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爱国卫生运动得到全国各地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在除“四害”、预防传染病、疫苗接种、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1960年,《中央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要求:“重新恢复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组织和工作,发动群众,配合生产运动,大搞卫生工作。”[14]并提出了 “以卫生为光荣,以不卫生为耻辱”的著名口号。同年,先后召开全国农村和城市卫生工作现场会,重点介绍、推广了山西秸山县、广东佛山市两个改造旧农村、旧城市卫生面貌的先进经验,使爱国卫生运动有了新的发展。1978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重新成立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并发出《关于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强调爱国卫生运动是移风易俗、改造国家的一场深刻革命。从此,各省市、县区等都先后建立了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负责运动的执行,并采取报纸、收音机、小册子、壁报、漫画、讲演、小组讨论、戏剧、街道宣传、展览等形式,倡导全国人民一起参与到公共卫生行动中来,城市重点整治环境卫生,农村管好水、粪,标本兼治,最终实现个人健康行为和公共卫生环境的改善。

图8-4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血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