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预防为主
把预防为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新时代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根本要求,其最核心的健康管理理念就是“治未病”,进行“未病先防,预防前移”。预防为主,就是要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提高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水平和健康治理能力,加强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和慢性病综合防控,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升健康教育水平,最大程度降低群众发病水平。在对健康的贡献率中,其实医疗卫生服务仅占8%,而我们常常忽略的个人生活方式却占据了60%,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联合国世卫组织提供的数据表明,1元钱的预防投入,可节省8.59元的医疗支出,更可节省近百元的重症抢救费用。从影响健康因素的前端入手,把预防为主的理念落到实处,是健康中国行动的一大亮点。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要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要重视重大疾病防控,优化防治策略,最大程度减少人群患病。”2020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时指出:“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要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常备不懈,将预防关口前移,避免小病酿成大疫。”2020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和基层防控能力建设,推动医防结合,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再次证明,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立足更精准更有效地防,推动预防关口前移,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评估、研判、决策机制,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和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快速检测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综合救治能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因此,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彰显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可以让健康更简单。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健全预防为主的制度体系并强化实施,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就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阅读拓展】
钟南山:大医大爱 抗疫先锋

图9-4 钟南山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钟南山勇挑重担,始终冲在第一线,用大医大爱、仁心仁术守护着人民的生命健康。
很多人不会忘记一张钟南山坐高铁赴武汉的照片。那天晚上,他紧急奔赴第一线,被临时安顿在餐车里,一脸倦容,眉头紧锁,闭目养神,身前是一摞刚刚翻看过的文件……两天之后,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告知公众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现象。经过调研,他很快提出“早关注、早部署、早启动、早落实”的策略,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赢得了宝贵时间。
疫情期间,钟南山带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团队,收治了广州大量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他主持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二版至第八版的撰写与修订;利用远程网络会议系统,牵头对湖北武汉、荆州等地的危重急症、重症病例进行远程会诊24场,超过55例次,指导临床诊疗工作,提高了危重病例救治的成功率。
最近,钟南山领衔的研究团队又有新成果:通过对接种国产疫苗患者与未接种患者的对比,发现国产灭活疫苗对德尔塔毒株有保护作用,总体保护率接近60%,对中度症状保护率为70%,对重症病人的保护率则达到了100%。这项研究成果,坚定了人们对国产灭活疫苗的信心,传递了抗击疫情的坚定信念。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不断变异的毒株,钟南山坚持用科技的力量来治病救人。他带领团队一边进行临床救治,一边开展科研攻关。从临床样本、粪便及尿液中分离出活毒株;开展首个全国范围的新冠临床特征研究;开展新冠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研究;开展中医药防治新冠病毒肺炎研究;成功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开发出人工智能应用与预测模型构建……这些研究为临床准确认识和科学诊治新冠肺炎提供重要依据。
疫情防控期间,他和团队牵头开展新冠肺炎应急临床试验项目41项,并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文章50余篇,牵头完成新冠肺炎相关疾病指南3项、相关论著2部。他先后参与了40多场国际远程连线,与来自美国、法国、德国等20个国家的医学专家交流探讨,为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贡献“中国方案”,为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如今,八旬高龄的钟南山仍然奋战在一线。他说:“目前全球疫情还比较严重,我们在科研、防治上都要做更多的努力,为抗击疫情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