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培养医疗卫生人才

(四)大力培养医疗卫生人才

解放战争时期,全军各级卫生部门举办了各种形式的训练班、医训队、轮训队等,全军上下联动培养锻炼出一支经受战争磨炼,具有无产阶级觉悟,全心全意实行救死扶伤、革命人道主义的新型医疗卫生干部队伍。1946年,延安中国医科大学与张家口医学院合并为中国医科大学,白求恩卫生学校扩建为白求恩医科大学。1947年,华东在鲁中山区沙沟建立了华东白求恩医学院。1948年,东北的兴山医科大学,除总校外,还设立了龙井、辽东和冀察热辽3个分校,并开办了东北药科学校。到1949年,中央军委卫生部设有3所军医大学,各大军区成立了5所军医学院,各省军区大多开办了卫生学校。全军所办学校毕业的医生和司药总计近6000人,加上短期训练和工作中培养的卫生人员,全军70%以上士级以上卫生人员的都是自己培养的,并成为解放军卫生健康工作的骨干力量。

同时,由于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逐步向正规化方向发展,为进一步完善卫生工作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大兵团运动作战的环境下,这一时期开始建立医疗卫生费用管理制度的规定,如公职人员的公费医疗费用规定,公营工厂工人的疾病保障制度也有新的发展。同时对民间医生的组织调动,形成了一些初步的制度模式,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医疗卫生工作作了基础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