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开展卫生国际合作

(六)大力开展卫生国际合作

长期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卫生事务,广泛开展卫生领域的政府间、民间的多边及双边合作交流,积极参加国际社会、国际组织倡导的重大卫生行动。高度重视对发展中国家开展卫生国际合作和提供援助。如2003年以来,以中国—东盟传染病防控领域的合作为开端,加快推进区域卫生合作进程;2004年,印度洋地震和海啸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中国及时派出卫生救援队赴泰国、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开展救援,并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向受灾国家捐助医疗仪器设备和美元现汇。截至2011年,中国政府已先后向73个国家派遣了医疗队,共帮助52个国家建成100所医院和医疗中心等,展示了“爱和平、负责任”的中国形象。

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放眼世界,积极部署各项卫生健康工作,从千方百计维护军民健康,到保障人民看得上病,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医保全覆盖,再到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高度重视人民健康福祉,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卫生健康工作实践与探索,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注释】

[1]江西省档案局:《铁血突破重围 壮举挽狂澜——解码中央红军长征起始前后的历史记忆》(下),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57页。

[2]余伯流、凌步机:《中央苏区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371页。

[3]赣南医学院苏区卫生研究中心:《中央苏区医学教育资源汇编》,解放军出版社2015年版,第237—285页。

[4]这是1939年5月,军委总卫生部根据中央组织部召开的卫生会议精神,向中央军委拟报的卫生部门暂行工作条例中规定的卫生组织原则,反映了当时在军队卫生组织上的一些基本精神。转引自新中国预防医学历史经验编委会:《新中国预防医学历史经验》(第一卷),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版,第61页。

[5]陈明光:《中国卫生法规史料选编(1912—1949.9)》,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7—30页。

[6]《八路军总卫生部召开医院工作会议》,《解放日报》,1942年1月27日,第4版。

[7]白冰秋:《华北军区卫生建设史料汇编》,华北军区后勤卫生部1949年,教育类第15页。

[8]《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01页。

[9]王彦学:《革命战争时期西北部队卫生工作史》,八一印刷厂1993年版,第60页。

[10]《本市纪念白求恩大会》,《解放日报》,1941年11月16日,第四版。

[11]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卷》,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64页。

[12]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430页。

[13]《周恩来文化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52页。

[14]《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4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45页。

[15]《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73页。

[16]《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4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505页。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人民日报》,2012年12月27日,第10版。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人民日报》,2012年12月27日,第10版。

[19]《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43页。

[20]《胡锦涛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581页。

[21]《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98—599页。

[22]《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中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