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卫生运动的现实启示
苏区时期开展的卫生运动,是我党历史上开展的第一次大规模群众性卫生运动,也是苏区时期最突出的卫生工作,成效最为显著。对当今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1.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14]爱国卫生运动是一场阻击战、持久战,也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中国共产党是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打赢抗疫阻击战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能够明确爱国卫生运动的目标、重点、次序、路径、方法,确保爱国卫生运动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有效防止和克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分散主义,实现科学决策、广泛动员和有效执行的有机统一。
苏区发生疫情后,中国共产党发挥强大的组织网络优势和组织动员能力,总揽全局,主动担当,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上下联动、协调各方。在抗疫斗争的最前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广大医护工作者、苏维埃干部、红军指战员等一线人员,坚决服从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号召,奋不顾身、迎难而上,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雄辩地证明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我们战胜艰难险阻、不断夺取胜利的关键所在。
2.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党的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苏区时期,毛泽东首次提出了“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执政理念,并提出只有解决那些包括医疗卫生在内的关系重大、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广大群众才会真正拥护党和红军,支持革命。毛泽东的这一论述,体现了两层含义:一是坚持人民立场,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二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方法,在工作中要用正确的方法处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用正确的方法去领导人民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底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是爱国卫生运动的主体力量。在疫情面前,所有人都是命运共同体,也是责任共同体,爱国卫生运动首先要集中群众的力量,只有切实了解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赢得群众广泛的支持与合作,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才能形成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磅礴力量。
苏区卫生运动就是坚持人民立场、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写照。疫情发生后,党和苏维埃政府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物质极度匮乏、人员极度紧张的情况下,调集苏区最好的医务人员、最急需的资源,全力投入救治工作,不放弃每一位患者,救治费用全部由苏维埃政府承担。这一方面充分说明我们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为了人民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另一方面,得到了群众的积极拥护和强力支持,激发了群众参与卫生运动的热情。广大苏区军民主动参与,群防群控,打赢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构筑起公共卫生的铜墙铁壁,凝聚起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
3.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
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制度的显著优势,也是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有力保障。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点多面广,工作量大、任务重,需要从全局出发,跨部门协作,跨区域协调,通过建立健全举国动员体制,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时,局部执政的区域地处偏远,经济文化落后,社会治理体系极不完善。卫生运动涉及政治、经济、医疗、文化、教育、科技等多层面、多方位、多维度、多系统。要打赢卫生防疫战,就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将有限资源进行整合。中央苏区运用党的领导、苏维埃政府主导、全体军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将卫生防疫工作提升到关系苏区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动员全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资源,迅速形成了党政军群协同推进的公共卫生大格局,组成了跨区域、跨部门、跨单位、多层次、多渠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公共卫生力量。从政府出台一系列法规、制度、条例,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奋战一线;从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和保护,到人人参与的群众卫生观念的形成,都无不彰显了党领导下全体军民同心协力、守望相助的举国体制的强大优势。
毛泽东指出:“中国苏维埃与工农红军在中国民众的拥护之下,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领导,已经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15]衡量一个国家的制度和治理体系管不管用、有没有效,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再经过中央苏区局部执政时期开展卫生运动的尝试,我们党积累了大量制度建设的宝贵经验,经过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的不断完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国家治理效能得到不断提高,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疫情防控斗争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能够战胜任何艰难险阻,能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16]
【注释】
[1]《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政权系统(7)》,中央文献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665页。
[2]项英:《大家起来做防疫的卫生运动》,原载《红色中华》,1932年1月13日。
[3]项英:《大家起来做防疫的卫生运动》,原载《红色中华》,1932年1月13日。
[4]《加紧防疫卫生运动》,原载《红色中华》,1933年2月13日。
[5]长冈乡塘背村卫生公约(1933年4月):一、为了保卫和巩固苏维埃政权,增强革命力量,坚决消灭疾病,开展卫生运动。二、每五天大扫除一次,由村卫生委员会督促检查,看哪家做得较好。三、做到厅堂、住房不放灰粪,前后水沟去掉污泥,圩场打扫清洁。四、蚊帐、被褥经常洗晒,衣服要洗清洁。五、要扑灭苍蝇、蚊虫,发现死老鼠就要烧掉或埋掉。六、不吃瘟猪、死鸡等东西。七、要开光窗,使房子通风透气。八、本公约大家都要切实执行。该卫生公约正是在《卫生运动纲要》颁布后不到一个月由长冈乡的一个村所制订的,说明了当时卫生运动的群众性和广泛性。原件现藏于兴国县革命纪念馆。
[6]《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9—310页。
[7]高恩显、高良、陈锦石:《新中国预防医学历史资料选编(一)》,人民军医出版社1986年版,第173页。
[8]顾正钊、罗华坤:《第二兵站医院实行卫生工作竞赛 驱灭蚊蝇消灭疾病》,原载《红色中华》,1933年6月20日。
[9]顾润民:《出路在哪里?只有当红军》,原载《红色中华》,1934年10月20日。
[10]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等:《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 军事系统(11)》,中央文献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727页。
[11]毛泽东在“二苏大会”上的报告,原载《红色中华》,1934年1月26日。
[12]钟继润、刘善玖:《中央苏区医学科普工作初探》,《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13]邓铁涛:《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史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版,第555页。
[14]《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9月9日。
[15]毛泽东在“二苏大会”上的报告,原载《红色中华》,1934年1月26日。
[16]《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听取意见和建议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