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慰劳伤病员
1930年11月12日,江西省苏维埃政府颁发《通告》,要求各级政府对红军伤病兵回家的须特别优待,帮助他们解决精神上、物质上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举行群众的慰问[14]。毛泽东、朱德等党和苏区领导干部更是身体力行,经常到医院看望、慰问伤病员。在他们的影响和带领下,党和各级苏维埃政府,以及苏区人民群众采取许多有力措施优待和慰劳红军伤病员,经常组织开展慰问红军伤病战士的活动,给予他们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帮助与鼓励。如永新妇委会积极行动,以区为单位组织慰问队,捐米捐菜送往医院,仅1933年8月,一次性送往黄岗医院的布鞋、袜子、毛巾、大米、鸡蛋、咸菜、鱼、肉等慰劳品就有60多担。兴国崇贤区经常发动群众,组织慰劳队,挑着慰劳品到第三医院慰劳伤病员,帮助他们洗衣被、唱歌、拉家常,安慰伤病员。各县都组织了秧歌队、歌咏队、跳舞队到医院巡回演出,既帮助伤病员恢复健康,又活跃了医院的文化生活。
每当战斗打响,群众担架队就在苏维埃干部的带领下集中到指定地点等候待命,及时将火线送下来的伤员运送到医院。地方苏维埃干部还负责伤员运送过程中的安全,在每隔5—10公里的地方设立茶水站,供伤员喝水吃饭。到达兵站后,妇女群众纷纷给伤员喂饭、喂汤、洗衣、擦澡。红军医院驻地群众则主动将自己的房屋空出,打扫干净,把自家的门板拆下给医院作病床,为医院提供粮食、蔬菜、禾草等。当年担任小布高田妇女干事的林春桃先后十多次去医院洗衣服、绷带和纱布。她回忆道,在家吃过早饭去,衣服洗干净,晒干折叠好,分别送还给各人就回来,中午在医院吃饭,傍晚就回家。
【阅读拓展】
方志敏慰问伤病员
方志敏(1899—1935),江西上饶市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
1931年春,党中央决定红十军向闽北行动,方志敏为赣东北苏维埃政府主席兼红十军政委,亲自率领部队从横峰出发。当时我军的红色医院设在崇安张山头村,村里只有几十户人家,红军80余名重伤员就安置在村头一间大房子里。当时环境艰苦,没有床,伤员就睡在地上。

图3-2 方志敏
当部队决定回转闽浙赣苏区时,方志敏带了一个警卫员前往医院慰问伤病员。他走进屋里,看见伤员一个个都睡在地上,脸色发白,便和蔼地走到他们身边,蹲在地上,查看伤势。他看见伤员的伤口肿痛得厉害,心里难过极了。
他安慰大家不要难过,静心休养,并问大家在火线上有没有丢掉什么东西,现在有什么困难,有哪些同志没有钱用。最后,方志敏对伤员们说:“我们一定会把你们接到江西去的,你们的家属政府会照顾好,你们在这里安心休养,我们留下一个特务营在这里保护你们。”
他说到这里,泪珠涌出来了。伤员也个个都被感动得落泪。临走的时候,他还祝全体伤员早日痊愈。
当方志敏走出病室时,许多伤员都感动地说:“党和方政委这样地关心、爱护我们,就是死也甘心,党真比自己的爹娘还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