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贫助力决胜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健康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初步建立起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的长效机制,帮助近1000万因病致贫、返贫户摆脱贫困,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的目标全面实现,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重要贡献。
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将加强县医院能力建设、“县乡一体、乡村一体”机制建设、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作为主攻方向,强化资金投入、项目建设、人才培养,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改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设施条件,提升服务能力。开展三级医院对口帮扶,通过上级医疗卫生机构选派医生到乡村巡诊、派驻等方式,远程医疗覆盖所有贫困县并向乡镇卫生院逐步延伸,推动优质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并逐级下沉,全面消除贫困地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实现每个乡镇和每个行政村都有一个卫生院和卫生室并配备了合格医生,贫困地区县医院收治病种中位数已达到全国县级医院整体水平的90%,服务能力得到跨越式提升。
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有效减轻。因户、因人、因病精准施策,推动措施落实到人、精准到病。组织动员全国80多万基层医务人员全面摸清贫困人口患病情况,实施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签约服务管理、重病兜底保障“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到30种,对贫困患者实行分类救治,实行“及时发现、精准救治、有效保障、动态监测”全过程管理,全面实现了对贫困人口的应治尽治、应签尽签、应保尽保,有效减轻了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累计分类救治1900多万贫困患者。截至2020年底,全口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3.6亿人,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堪称世界医疗保障史上的奇迹。
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强化健康危险因素控制,推动健康扶贫关口前移。坚持预防为主,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疾病,一地一策、一病一方,实施地方病、重大传染病、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贫困地区艾滋病高发态势得到全面遏制,结核病、包虫病得到全面控制并逐步消除,克山病、燃煤污染型砷中毒、血吸虫病病区县消除率达到100%,碘缺乏病、大骨节病、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县消除率达到96%以上,尘肺病患者得到有效救治,一些长期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取得历史性成就。强化妇幼、老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改善,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促进,贫困地区健康环境全面改进,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升,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