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征召和派遣

(一)组织征召和派遣

为解决各红军部队医务人员奇缺的困境,驻上海的中共中央采取了多种征招医务人员的举措。1930年2月,鉴于各地红军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面对军医等技术人才“甚感缺乏”的问题,中共中央军事部在工作报告中提出:除各级党组织以及中央要尽量寻找外,急需从在莫斯科学习的中国留学生中抽调一批人转为学习军医等技术。因此,唐义贞、王立中、彭龙伯等一批正在莫斯科留学的青年被紧急调去接受医务训练班的培训,并指定回国后从事医务工作。

3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征调军事人才的通告》,要求“各省委军委以及各党部应从速调查该党部所管辖的同志有无军事人才,军医、交通、修理军械人才,以及政治工作人才等,列表统计,送交上级党部转送中央军委。”[1]动员推荐来的人员应具备的条件:在政治上、组织上没有问题;坚决、勇敢、能吃苦耐劳;身体健壮,有决心到红军中工作。8月,中共中央再次发出《关于为红军征召医务人员的通知》,要求“每一个革命群众都要为红军找医生,为红军找药材”[2],并即刻送到红军中去。

1931年春开始,中共中央陆续向各苏区派遣医务技术骨干。其中,派到中央苏区的有贺诚、陈志方、彭龙伯、王立中、唐义贞等。这批医务骨干,为苏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贺诚、陈志方等,为红军卫生勤务工作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唐义贞、彭龙伯、王立中等在苏区卫生管理岗位上担任重要职务,健全了卫生工作体制机制。